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

ID:15611781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4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_第1页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_第2页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_第3页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_第4页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三元里抗英”事件的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近代史课程论文探讨“三元里人民抗英”事件的精神实质张乔君学号20090402060摘要1841年5月29日至31日发生的“三元里人民抗英”事件是近代中国人民对抗外来入侵的一件大事,其体现的精神是“保卫家园”。但由于后来人们夸大事实和清政府的统治需要,它被放大为“爱国主义”的体现。但是,当时中国的“夷夏”观念还存在,认为是天朝上国,因此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夷夏”观念,从而中国人民没有“国”的概念,认为中国是一个世界。在这样的观念下,当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而作为中国人民一部分的三元里民众亦是如此。另外,广东还具有排外思想,这就使得三元里的人民反抗外来入侵。正是英军入侵造成

2、三元里民众的直接利益受损,才爆发了“三元里人民抗英”事件,因此该事件体现了反抗外来入侵,保卫家园的精神。关键词保卫家园事件发生的原因精神被放大的原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反入侵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鸦片战争中群众性反侵略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沉重地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打乱了英军进攻广州的步伐,是保卫家园的一次战斗。但是,现今许多著作的观点是它的精神是民族主义或者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展现,这无疑是不恰当的。而茅海建先生在其著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出了三元里民众抗英的真正意义在于“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茅海建:《

3、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11页。但是,此后并没有相关的著作或者学术论文对这个观点的提出做系统地探讨。本文拟从论证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精神实质,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精神被放大的原因等方面来探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精神。一、保卫家园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判定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精神实质应该从该事件的主观原因上出发来探讨。该事件主要发生的原因是英军在三元里胡作非为,直接损害了当地人民的直接利益,从而引发了抗议。因此,三元里人民抗议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保卫家园,而不是“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展现。笔者之所以认为此事件的精神实质不是“民族主义

4、”或“爱国主义”的展现,主要是因为:(一)从国家层面看,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天朝上国”的观念之中,“夷夏”观念还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从十九世纪早期中国关于外国事务的文件记录来看,“5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政治家来说。义律、文翰或德庇时这些英国人,很少有名字,通常都只称为‘夷首’。”[美]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6页。这些后来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常出现的英国著名人物,居然在当时却只是被记录为“夷首”,这就说明了当时的中国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看待英国的。“道光帝将林则徐筹计‘船炮’二事的奏折批为‘一片胡言’。”《林则徐集·奏稿》中册,中华书

5、局,1965年3月版,第885页。转引自郑剑顺:《晚清史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第387页。这无疑是“天朝上国”和“夷夏”的观念在作祟。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当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自然尚未觉醒,还是认为中国是一个世界,没有具体“国”的概念,只有“天下”的意识,所以当时的中国人民并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英国同属是“国家”,而不是传统朝贡的关系。因此,当时的传统民族观念是“夷夏”观念,而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从而就不能将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斗争上升为近代“民族主义”的体现。(二)从民众层面看,当时的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不具备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如前所述,当时的中国人民认为中国包

6、含“天下”,没有“国”的概念。因此,当时的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这样自然就没有为了保卫国家而斗争的意识。“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国)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12页。当时的民众为了获取利益生存,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是能够赚钱,他们就卖力,对当时侵略中国的英国亦是如此。他们没有断绝与英国的贸易,没有与英国直接对抗,就说明了他们没有为了保卫当时遭受英国侵略的中国的意识。在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中,三元里抗英的组成人员——乡勇和团练,他们都是地方组织,

7、代表的是该村,是听从该村的指挥,具有地方主义色彩。而另一个组成部分——士绅,他们是官民的“中介”,由于英军的入侵扰乱了广州的秩序,使得他们利益受损,因此他们带领民众激起反抗。而三元里民众反抗的原因,则是其自身的利益受到直接损害导致的,并非是为了保卫国家。“这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城市主义——即对特定的、具体的广州城的保卫;是它,把反洋人的运动集结了起来。”[美]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1页。(三)广东人民的排外心理引起三元里人民反抗外来者。在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