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ID:15606094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4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_第1页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_第2页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_第3页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_第4页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铃薯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一)马铃薯晚疫病1、识别   块茎感病后,表皮出现褐色病斑,起初不变形,后来随侵染加深,病斑向下凹陷并发硬,有人把这种症状叫“铁皮子”。如软腐病菌入侵又变软腐烂,呈梨渣子状。2、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地上部分强地下部分也强的品种,水平抗性品种对晚疫病抗性好。晚疫病小种突变就是毁灭性的。选用合格、级别高(原种、原原种)的脱毒种薯好,超代薯对晚疫病抗性差。种植无病种薯。目前种植的新大坪、庄薯3号、武薯8、9号等品种抗耐病性较好 (2)把好播种关。适期或适当

2、晚播抗晚疫病,苗期抗病性强,将播期控制在4月中、下旬。提倡拌种,播前用稀土旱地宝或甲霜灵锰锌拌种(播种前1—2天,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0.5kg左右兑细土20kg拌种)。合理密植、起垄覆膜。亩保苗控制在3000-4000株之间,起垄后地膜覆盖能有效隔阻晚疫病病菌对马铃薯薯块的侵染。 (3)栽培措施。避免重茬,合理施肥,培育壮苗,防止倒伏,培土垄要高,下雨及时排水。  (4)化学防治。提倡“早防、及时、多次、统防、补防”。植株叶片上出现湿斑就防。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出深埋,对周围喷药防治;7

3、月中下旬(晚熟品种)连续2天阴雨后就防,亩用58%甲霜灵锰锌(宝大森)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连续喷药2-3次;为避免产生抗药性,防治中甲霜灵锰锌与杀毒矾、克露、银法利、西酰安克锰锌、疫快净、50%烯酰吗啉WG代森锰锌(保护剂)、安泰森(保护剂)等药剂交替使用以确保防治效果。克露(双脲锰锌)不能与72%霜脲氰混用。提高预报水平。 (5)及时收获。多数叶片枯黄就收,地上茎叶清理出地,还要晒地。(二)早疫病 1、识别   从下部老叶开始,叶片病斑近圆形,黑褐色,有同心轮纹

4、,潮湿时斑面出现黑霉。发生严重时,病斑互相连合成黑色斑块,致叶片干枯脱落。块茎染病,表面出现暗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病斑下薯肉组织亦变成褐色海绵干腐。此病近年呈上升趋势。腐烂时如水浸状,呈黄色或浅黄色。2、防治技术(1)选用早熟抗病品种,适时提早收获。(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加强管理,增施钾肥。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侵染源。(3)合理贮运,收获充分成熟的薯块,尽量减少收获和运输中的损伤,栽种时剔除病薯。病薯不

5、入窖,贮藏温度以4摄氏度为宜,不可高于10摄氏度,并且通分换气。(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每亩用72%霜脲锰锌,或64%恶霜灵锰锌,或70%代森锰锌等100g喷雾防治。(三)茎基腐病1、识别块茎表面产生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菌核,牢固地附在表面上。一般不易向内部扩展,但我们观察可向内扩展。薯内变褐,并有褐色菌丝。2、防治技术(四)灰霉病1、识别块茎表皮皱缩,并有灰色霉层,病薯内部组织变湿,软腐,黄褐色,半湿状腐烂。2、防治技术(五)粉痂病1、识别在潮湿土壤中,粉痂病最初象普通的疮痂,最后形成大的瘤。

6、成熟的粉痂病病斑充满了由孢子囊堆构成的细丝状的褐色粉状物。2、防治技术(六)癌肿病1、识别在根茎、块茎、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菜花状的癌肿,肿瘤初白色,后变绿色最后呈褐色至黑色,并腐烂。2、防治技术(七)镰刀菌干腐病1、识别病原多从块茎脐部侵染,初期块茎表面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使薯皮变成典型的皱缩或形成不规则的同轴褶叠。发病重的薯块病部边缘呈白色或粉红色的多泡状突起。剥去表皮,病组织呈淡褐色至黑色粒状。块茎有空腔呈同心轮纹状,有时长出很多灰白色绒毛。剖茎可见空心,腔内充满菌丝,有白色、粉红色、黄色

7、、灰褐色等,最后隘缩、干腐。干燥时白色菌丝充满空腔。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呈深褐色糊状物,无特殊气味。湿度较小时,内部患病组织呈褐色并变干。整个块茎最后会变得轻而硬。2、防治技术(1)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病害防治。(2)适时收获,收获运输方过程轻拿轻放,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或阴棚下预贮10—15天,剔除病薯烂薯后窖。同时在窑壁、窑底洒水降温、保湿,相关药剂处理窖体。(3)入窖前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喷雾处理块茎,晾干后入窖。(4)窖温管理。贮藏前期降温通风。贮藏中期防寒保温。贮藏后期

8、降温,夜间通风。(八)炭疽病1、识别2、防治技术(九)束梗褐腐病1、识别块茎表面,多在芽眼处产生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稍下陷。向内扩展,薯内初淡褐色,后变灰褐色、灰黑色并形成空腔,腔中产生大量菌丝和暗褐色棒状体,即病菌的束梗及孢子。2、防治技术(十)环腐病1、识别为害马铃薯的维管束组织,病株萎蔫,重者造成死亡。如切断茎秆,用手挤压。可见有乳白色粘性的细菌自维管束溢出。病薯维管束环变黄褐色,有黄色菌脓溢出。薯块皮层与髓部易分离,外部表皮常出现龟裂,常致软腐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