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ID:1558806

大小:2.43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7-11-1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_第1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_第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_第3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_第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是一种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进而使人体失去对其他疾病的抵抗能力,引发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防治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传染源、传染途径、致病特点、临床特征)免疫性,HIV抗体的检测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抵抗力、对人类的危害,形态与结构,微生物学检查(检测病毒及其成分),防治原则。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分为HIV-1,H

2、IV-2)引起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有三个特性:获得性---艾滋病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后天获得。免疫缺陷---AIDS的发病机理在于,HIV通过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甚至丧失。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易发生恶性肿瘤;综合征---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复杂的伴随症状群。HIV-1为主要流行病毒HIV-2仅在少数地区(西非)生物学性状1、形态:球形(100~120nm)包膜:糖蛋白刺突:gp120(刺突)gp41(

3、跨膜)结构两条相同单股正链RNA核心核酸内切酶逆转录酶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不耐热,56。C30MIN被灭活室温保存活力7天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50%乙醚0.3%H2O2/0.5%来苏尔处理5min,均有灭活作用返回致病机制1.传染源:AIDS病患者、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和脑脊液中2.传播途径1)性传播(同性/异性)2)血源性输血、意外受伤、静脉吸毒3)母婴传播HIV抗体(+)母亲胎儿感染率30—60%不会引起感染的行为只有带病毒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进

4、入人体血管中,才能构成HIV的传播。而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免疫损伤机制病毒破坏T(CD4+T)细胞,大量T细胞死亡CD4+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当疾病发展到后期出现另一种类型细胞数量的降低CD8+细胞毒性杀伤细胞疾病发生以前总是出现CD4+细胞的数量降低HIV人体(病毒血症)病毒gP120与CD4细胞(CD4分

5、子)结合HIV-RNA进入细胞(转为DNA)1、HIV-DNA与宿主细胞DNA整合长期潜伏2、随细胞DNA转录,缓慢释放病毒3、大量病毒同时产生CD4细胞破裂致病过程自然病程感染特点潜伏期长:6个月—20年,平均10年典型病程:急性期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期典型AIDS期感染初期病毒大量复制,约2-3个月出现发热、咽炎、皮疹等,持续1-2周大多数病毒以前病毒形式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潜伏下来,此期可长达6个月-10年潜伏病毒被激活,大量繁殖引起免疫损伤,出现临床症状,即AIDS相关综合征期急性期潜伏期AIDS

6、相关症候群:持续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PLT减少、口腔和皮肤真菌感染(舌上白斑)或其他免疫缺陷表现。消瘦颈淋巴结肿大严重免疫缺陷→典型AIDS:机会感染: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有巨细胞病毒、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感染恶性肿瘤:病人死亡重要原因之一,30%Kaposi肉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异常:脑是HIV感染的重要部位,60%AIDS痴呆症,记忆衰退、偏瘫、颤抖、痴呆等5年死亡率90%,多在发生临床症状2年内死亡。流 行 性 卡 波 济 氏 肉 瘤艾滋病淋巴瘤在AIDS

7、患者中念珠菌属感染是很常见的,象鹅口疮(上图)尽管不危及生命但十分讨厌.播散性感染是少见的,左图为念珠菌性肺炎,其类似于细菌性支气管肺炎.HIVandAIDS全世界每天大约有16,000名新的HIV感染者,9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撒哈拉地区:每年大约有1百万新的AIDS患者出现共约2500万人感染HIV病毒几个国家报告的HIV感染率达到20-25%以城市为甚.赞比亚:5名20岁左右的城市女孩就有一位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肯尼亚的一个不幸家庭,全家都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中一个已病发而死。河南艾滋日历●上世纪

8、90年代初,在“血浆经济”的致富口号下,河南村民纷纷加入卖血队伍,艾滋在卖血者中得以传播。●1994年开始,卖血者中陆续发现HIV感染者,并开始出现死亡。●2001年左右,部分地区开始对艾滋病人实施限定的免费治疗,这可以说是河南艾滋救治体制的雏形。●2004年2月,开始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艾滋防治体系。6岁的吴素敏是上蔡县郭屯村最严重的艾滋病人村民手里是HIV抗体阳性的化验单微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