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ID:1557082

大小:7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2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_第1页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_第2页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_第3页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_第4页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一、文化的概念从词源学的角度探寻“文化”的原初意义,1、“文化”一词并非古已有之。无论是古希腊文字,还是中国的甲骨文中也找不到它的痕迹。虽然文字中无,但并不等于他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在其时尚不自觉,尚不认识。要认识它,研究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大论战,但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统一定义。在汉语的工具书中,“文”和“化”是两个不同的词类。前者为名词,而后者为动词。“文”是一个原创个体字。在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错画也”。《周易》里说:“物相杂,故曰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在此基础上,“文”

2、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论语》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

3、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见之于《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

4、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两千年来,我们的先人都是将“文化”一词来并称“文治”、“教化”的。20世纪初,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作为外来概念从日本引进中国后,汉语的“文化”概念

5、才变为名词。日本人用“文化”15一词来对英、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而以上各词均来源由Colere演化派生的拉丁字Cultura。拉丁字Cultura具有耕种、培植、居住、练习、留心、注意、敬神等诸多意蕴。16、17世纪欧洲在使用此Culture过程中由耕种等义引申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从重在物质生产转向重在精神生产。由此可见,无论中西,“文化”从语源和语词内涵的演变上就含有文化是自然的对立物和人类的创造物的意义。这种意义深深植根于物质生产劳动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之中。20世纪60年代以后,关于“文化

6、”,不少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界说,产生了许多新的定义。及至今日,世界上出现的文化定义大约有300种之多。由于对文化的界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要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科的统一的文化定义,似乎还不太可能。文化是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也是多种多样,至今尚无定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和各类辞书都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文化概念的合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是指生活方式。威斯莱(Wissler)在《人与文化》中说,文化是指一定民族生活的形式。第二种意见,认为文化是过

7、程。埃尔伍德(Ellwood)在《文化进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学习和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第三种意见,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在《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风俗发展之研究》一书中说:文化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第四种意见,文化包括显在文化与潜在文化。所谓显在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潜在文化就是不表现在外部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精种上的、心理上的精神文化。第五种意见,文化像一棵树。每种民族文化都有其文化生态的“土壤”

8、,它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等,人文环境因素如最早的劳动——经济因素(狩猎、采集、农耕)及人文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如神话、宗教、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