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59823
大小:60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4
《2018高考生物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4酶和atp附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高考生物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04酶和ATP附解析●关键点填一填1.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3.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4.酶催化作用的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5.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6.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它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7.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A表
2、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8.ATP的(1)动物和人:呼吸作用。(2)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9.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易混点辨一辨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3.酶只能在生物体内有催化和调节作用(×)4.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5.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6.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7.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O
3、2和ATP(×)8.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9.一个ATP分子水解可以生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10.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都能产生ATP(×)11.在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产生的ATP量可能相等(√)12.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13.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14.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15.ATP、ADP、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物质和结构中一定含核糖,而酶中一定不含核糖(×
4、)17.根尖分生区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18.叶绿体消耗ATP必需有光,线粒体产生ATP必需有氧(×)19.有光条件下只有叶绿体能产生ATP,有氧条件下只有线粒体能产生ATP(×)●基本技能讲一讲技能1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1)比较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项目内容拓展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产生部位活细胞(1)由活细胞产生(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2)合成场所:核糖体或细胞核(3)作用场所: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生理功能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其本身的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
5、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酶的特性高效性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温和性(1)强酸、强碱和高温能使酶永久失活,其原因是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引起蛋白质变性(2)低温仅是降低酶的活性,由低温恢复至适宜温度时,酶活性可以恢复(2)区别酶与激素项目酶激素来源及作用场所活细胞产生;细胞内或细胞外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细胞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固醇类、多肽、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脂质等生物功能催化作用调节作用共性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能物质,即含量少、作用大、生物代谢不可缺少【
6、例1】(2017年新课标Ⅱ卷,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C技能2与酶有关的图像与曲线(1)分析酶促反应曲线时要从以下几方面:①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②分析曲线的变化:如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限制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当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
7、的其他因素。③分析特殊点的含义:即曲线的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五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2)不同情况下酶有关曲线比较:①酶高效性的曲线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酶不能(“能”或“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②酶专一性的曲线: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的变化是明显加快,说明酶A能催化该反应。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能催化该反应。③温度与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例2】(2017年天津卷,3)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8、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