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

ID:15557142

大小:1.11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4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_第1页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_第2页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_第3页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_第4页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从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0,图中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2.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黑相间的直条纹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白黑相闯的直条纹C.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D.光照到较大的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不存在光的衍射3.对于激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光源的光都是激光B.激光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光C.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D.激光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4.许

2、多光学现象在科学技术上得到了应用,以下对一些应用的解释,错误的是()A.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X光透视利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C.分光镜利用的是光的色散现象D.红外遥感技术利用一切物体都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的现象5.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

3、的厚度最小应为()A.λB.λC.λD.λ6.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通过起偏器照射到光屏上,则图中光屏上发亮的有(起偏器上用箭头表示其透振方向)()7.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是由透明介质做成,其外形如图13—19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

4、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8.如图所示,在挡板上开一个大小可以调节的小圆孔P,用点光源S照射小孔,小孔后面放一个光屏MN,点光源和小孔的连线垂直于光屏,并于光屏交于其中心。当小孔的直径从1.0mm逐渐减小到0.1rn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现象将会是()A.光屏上始终有一个圆形亮斑,并且其直径逐渐减小B.光屏上始终有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并且其范围逐渐增大C.光屏上先是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亮斑,然后是形成范围逐渐增大而亮度逐渐减弱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D.光屏上先是

5、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亮斑,然后是形成范围逐渐减小而亮度逐渐增大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9.如图所示,将筷子竖直插人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图中哪个图形()10.如图所示是做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先做操作l:用两块不同颜色的滤色片分别挡住双缝屏上下两半I和Ⅱ。接着再做操作2:用不透明的挡板挡住b缝,若两块滤色片一块是红色,一块是蓝色。则()①完成操作1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b),且甲是红色条纹,乙是蓝色条纹②完成操作l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c),且丙是蓝色条纹。丁是红色条纹③完成操作2后,光

6、屏上出现的是图(b),且甲是蓝色条纹,乙是红色条纹④完成操作2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c),且丙是红色条纹,丁是蓝色条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填空题11.双缝干涉实验中,要使屏上单色光的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宽,可采取以下办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测量红光的波长,现测得屏上6条亮光纹间的距离为7.5mm,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m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则此红光

7、波长为_______________。12.如图,画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a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画得合适,且P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a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

8、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a、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13.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