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

ID:15553525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4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_第1页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_第2页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_第3页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_第4页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能动主义司法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冯华作者系中共陇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陇县人民法院院长。(建议开头加一段文字,介绍陇县的基本情况,如人口面积,自然特征,陇县法院的基本情况,包括法官及工作人员数,最近几年的案件数,案件特征以及近年来获得的各种奖励,媒体的有关报道等。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在陇县召开司法能动现场会,也可在文中提及)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院在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探索推行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建立了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在制度设计中,着眼于

2、维稳促和,化解社会矛盾,不但解决了许多进入诉讼程序后我们可能解决不了、解决不好或解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而且通过审判实践,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解决了社会管理中可能影响和谐稳定的一些源头性、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取得了群众拥护、党政支持、各界欢迎的良好效果。一、背景——司法的思考必须服从于司法的现实和社会现实,立足破解司法面临诸多难题的司法现实。一个时期以来,受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着境外因素与境内因素相互交织、法律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当事人个体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3、,司法工作为诸多现实难题所困扰:涉诉信访化而难解;执行案件屡清屡积;服务发展大局效能不高;法官群众工作能力不强;违法违纪时有发生等等,导致司法公信力不高,影响法院形象,群众殷切期盼和强烈要求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问计于民,针对人民群众的十大期盼,即:一盼法院在融入大局中有新作为;二盼法院在审判方式上有新特色;三盼法院在体现民意上有新途径;四盼法院在开门办案中有新措施;五盼法官在主持公道时有新责任;六盼法官在同案同判中有新办法;七盼法官在利民便捷中有新举措;八盼法官在辅弱帮困中有新措施;九盼法院在案结事了上有新思路;十盼法院在提升法官素质上有新

4、要求。大力更新并倡导以司法为民要主动、服务大局要推动、联系群众要互动、化解纠纷要联动为内容的能动司法理念,积极推行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建立了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各界联动、天理国法人情相融,社情民意情理兼顾,行政人民司法调解衔接,依法多元解决矛盾纠纷,确保长治久安的新路子,基本破解了长期困扰我们法院的诸多现实问题。二、探索——司法的方法必须适应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需求和期盼,这就要求司法工作走大众化与专业化结合的路子。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是以稳妥有力化解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和谐为目的,把坐堂问案与调查研究结合

5、起来,依据法律原则和要求,充分运用司法智慧,采取灵活多样、因案制宜的审判方式,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科学发展的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1、目标四为民①关注民生。②促进民主。③服务民建。④保障民享。(在目标设置中,注意突出人本理念,拓展传统职能,体现司法关注民生,审判服务民众的思想,从司法终极目标上着力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使司法成为每个公民能够平等享受的社会福利)。2、理念四转变①由真理至上向公平至上转变(如强调执行和解,看似不公平,实则维护了8申请人的权益)。②由认知理念向实践理念转变(如强调民事调解,按照

6、法律的精神和原则,突破条条框框限制,合情合理的处理案件,使法律回归现实。我们在处理一起相邻权关系时,经过调解,使原告3000元买阳光,达到双赢效果)。③由辩法析理向案结事了转变(如强调行政协调,今年我们在行政立案时,通过立案审查,提前介入,化解了6起官民纠纷,在维护党和政府权威的同时,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和利益,皆大欢喜)。④由法律智慧向司法智慧转变(如要求法官熟知风土人情,了解社情民意。在审判中,基于个案又超越个案,从更高的角度审视个案,以宏观审视微观和处理个案,用生动的语言说理讲法,特别注意在工作中由法律用语向工作用语转变,从而走出个案困扰

7、,获得更为恰当的处理方式)。3、方式四联动①上下联动。实现基层化解纠纷与法院审判衔接互动(我们制定措施,实行诉调对接,指导基层调解。规定凡村组调解的案件,原则上进入诉讼程序后,法院只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确认其法律效力,并赋予调解协议以强制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追求“无诉”状态)。②左右联动。实现其他解决纠纷机制与法院审判衔接互动(参与建立健全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行与行政、治安、民间、人民调解资源共享、多元调解,借助社会多方面的外部力量开展工作,从实质上化解和平息社会矛盾,共同促进纠纷解决)。③内外联动。实现法官主导审判与当

8、事人主导审判衔接互动(倡导法官与当事人、涉案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组织良性互动,法官庭前主持交换证据,当事人能动举证,法官能动审查调查)。④心物联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