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ID:15535079

大小:702.50 KB

页数:123页

时间:2018-08-03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隧道(明、暗挖)线路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0kv沙坪坝温泉城输变电线路110KV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简述本工程为110kv沙坪坝温泉城输变电线路110KV电缆隧道工程,本工程从220KV梨树湾变电站起,沿“L7”道路,途径重庆商报印刷厂、融汇小学、融汇酒店、融汇温泉城地段,止于110kV温泉城变电站已建电缆隧道接口,线路全长901.6m。1)明挖隧道为:梨树湾220KV变电站已建隧道接口为起点里程K0+0.00m段~平面控制1号点(里程为K0+56.99m)段;3#接口竖井(里程为K0+817.59m)至设计终点(里程为K0+901.6m)段,埋深约在5~6米左右,总长141m。

2、2)顶管段:平面控制1号点(里程为K0+56.99m)至2#接口竖井(里程为K0+314.59m)段,埋深约在10米左右,总长257.6m。3)暗挖隧道为:2#接口竖井(K0+314.59m)起整段暗挖隧道穿越融汇酒店前人行道路及绿化地块,途经融了汇温泉洗浴中心公路转弯处至3#接口竖井点(K0+817.59m)结束,该段为暗挖深埋隧道,埋深在16~20米左右,暗挖线路总长503m。1.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2.1地质构造工程区域在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Ⅰ1)、重庆台坳(Ⅱ1)、重庆陷褶束(Ⅲ1)、华蓥山穹褶束(Ⅳ2),走廊由位于观音峡背斜南东翼的220KV梨树湾变电站

3、出线,接入位于金鳖寺向斜南东翼。工程区域向斜紧束,背斜开阔,基岩由侏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底层组成,岩层斜角由南西向东逐-123-110kv沙坪坝温泉城输变电线路110KV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渐变缓,岩层产状:50~55°∠50~15°。起点到终点岩层产状分别为:51~50°(起点-梨树湾变电站一带)、∠51~46°(拟建融汇温泉酒店一带)、51°∠42°(融汇温泉一带)、51°∠20°(融汇温泉变电站一带)。岩层层面较平直,无充填,结合较好,属硬性结构面。经调查,场地发育有3组裂缝,裂缝J1产状:330∠52~345∠57,间距1.00~3.00m,延伸2.0-3.0m

4、,裂面较平直,张开2-5,mm,局部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J2产状270∠50~297∠60,间距0.5~2.00m左右,延伸1.5-4m,裂面较平直,张开1-4mm,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J3产状32∠68~55∠85间距0.5~2.30m左右,延伸1.3-3.8m,裂面较平直,张开1-3.5mm,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此三组裂隙主要分布于梨树湾变电站至内环高速这段。此三组裂隙主要分布在浅部基岩中,局部深部岩层中有分布。裂隙在浅层岩体中连通较好,深部连通较差。整个场地分析,裂隙不发育。根据重庆市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钻探,综合表现:本

5、区未见断层构造及构造破碎带。将工程划进行区域段划分。ZK1#~ZK28#:岩层产状:51~55°∠50~15°,发育有三组裂隙,即NNE,NE,NEE组,裂隙以陡倾角为主;1.2.2地层结构场地地层结构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和坡残积粘土,局部地段存在砂层、淤泥、淤泥粘质土层,下伏侏罗系中统上、下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现分述如下:1)杂填土:杂色,由碎块石、建筑垃圾和粘土构成,块石粒径大,多集中在53mm-100mm,最大粒径为138mm,含量占39%,建筑垃圾系填筑路基而成主要为混凝土块,含量约占1-123-110kv沙坪坝温泉城输变电线路110KV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组织

6、设计7%,厚度大,均匀性差,松散-稍密状态,稍湿,系抛填而成,堆积年限为3-5年。主要集中于梨树湾变电站至融汇温泉,一般厚度3.6~13.2m。2)淤泥:黑色、黑褐色,呈软塑-流塑状态,包含少量黑色有机质成分,呈絮状结构,有较淡的臭味,湿润,主要分布梨树湾变电站靠近小河流一段和沙滨路小河流一段,勘查在ZK3钻孔发现厚2.0m。3)淤泥质粘土:灰色、灰褐色,呈软塑状态,絮状结构,含很少的细砂,约占5%左右,稍有光泽效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差,有腐殖质臭味,主要分布于梨树湾变电站一带,其厚度为0.60~4.90m。4)粘土:浅黄色、黄色,呈层状结构,含少量的细砂,约占总量

7、的10%,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效应,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好,韧性中等,主要分布于梨树湾变电站一带,其厚度为1.20~2.00m。5)细砂:浅黄色、黄色,由云母、石英和少量的长石构成,多呈椭圆状、边缘状,中粒含量约占18%,级配差,稍密-中密状,湿润,主要分布于梨树湾变电站一带,其厚度为1.20~2.00m6)岩层:紫红色、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构成,部分地方含石英、长石,夹灰绿色条带,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结构,泥质胶结,强风化岩层层面、节理、裂隙不发育,个别结构面张开,夹次生泥,沿芯呈碎块状,少量呈块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