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16809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补益方剂。 适应症: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分类:补益方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 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补。八珍汤【组成】 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正文】 功用:益气补血。 用法:
3、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
4、,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泰山磐石散【组成】 人参3克,黄芪6克,白术6克,炙甘草2克,当归3克,川芎2克,白芍药3克,熟地黄3克,川续断3克,糯米6克,黄芩3克,砂仁1.5克。 【主治】8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正文】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用法:上用水一盅半,煎至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
5、,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禁忌:斟酌。人参蛤蚧散 【组成】 蛤蚧1对,苦杏仁12g,炙甘草9g,人参12g,云苓15g,川贝12g,桑白皮12g,知母12g。 【主治】 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正文】 功用: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现代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证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方解:本方证病位在于肺、脾,属虚,兼见有痰热。方中蛤蚧1对,在于补肺肾,止咳定喘;人参补肺脾之气;云苓健脾渗湿;北杏、桑白皮降肺热、止咳定喘;川贝、知母清热化痰
6、、润肺;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加减法: 1.若无阴虚内热,去知母,桑白皮减量为6g 2.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15g田七末4g 3.属于阴虚火旺者,加入麦冬12g生脉散【组成】 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正文】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
7、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8方解: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
8、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