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05438
大小:89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公共选修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公共选修课)得分:检索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一、自汶川地震后,人们对房屋的防震抗震性能更为关注,请检索课题“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抗震因素”的相关研究资料。(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网络)二、一场SARS让很多人诚惶诚恐,请检索课题“近5年来,有关SARS病毒的传播与防治”的研究资料。(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网络)答题要求:l包含以下内容:检索步骤、检索工具、检索途径、检索方法、检索词、检索式、检索结果、结果分析。l必要时可适当截图。l每种类型(图书、
2、期刊论文、报纸、网络等)的检索结果选择5条题录。lA4纸打印或抄写。1.选做第一题一、自汶川地震后,人们对房屋的防震抗震性能更为关注,请检索课题“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抗震因素”的相关研究资料。(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网络)(1)课题分析本课题研究的是汶川地震后,人们对房屋的防震抗震性能更为关注,旨在为研究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抗震因素提供资料,因此,应全面检索近年来有关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抗震因素。抗震还可能以地震的原因,抗震的方法等表述。因此,基本的检索式是:需要考虑的抗震因素。“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抗震因
3、素”还可以分为建筑设计,抗震等关键词(2)选择检索工具本课题选择以馆藏OPAC的数据库和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源。第一部分检索图书(1)OPAC检索A分析课题,确定检索途径,检索词查找“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抗震因素”方面的图书,一般从“题名”或“主题”途径进行查找,即题名或主题中包含“抗震”的所有图书。B登录OPAC,实施检索登录图书馆的网站,进入OPAC检索页面,如下图为宿迁学院图书馆使用的汇文OPAC的检索界面。第8页C确定检索策略,实施检索选择的文献类型为“中文图书”;选择的查询类型(检索途径)为
4、“题名”;选择查询模式为“任意匹配”;然后在“馆藏书目检索”框中输入检索词“抗震”,点“检索”按钮,即出现检索结果,共检索出91项,共5页,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择D检索结果从中选择正确的记录,点击书名“建筑抗震设计”,即可链接到查阅该图书的基本信息及馆藏分布情况,如下图,根据馆藏分布,选择借阅。第8页E运用同样的方法,从“主题词”途径入手,同样可以达到检索目的。从OPAC检索结果中选择的5条题录(2)超星数字图书馆检索登录超星数字图书馆主页面进行检索,结果如下第8页第二部分检索期刊论文(1)O
5、PAC检索运用和检索图书一样的方法从OPAC检索结果中选择的题录(2)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从中国知网搜索系部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第8页l为扩大检索范围,使用“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的所有期刊论文。l可以进入“高级检索”界面,将以上检索词逐一组配检索l检索得出15208条信息,从而进行删减,找出对自己有用信息。经分析,除少数文献外,均有参考价值。
6、如:钢板仓的特点及其抗震设计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抗震性能分析箱形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结构抗震设计多层次多水准性态控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的几点思考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和延性研究等等可以对选出的文章加以思考,从而得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从检索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互联网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源,其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不亚于期刊数据库,在课题检索时一定不要忽略这个信息源。(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A登录
7、数据库的过程及检索界面略,只分析检索策略。一,运用一般检索在页面上的中文期刊专业文章框中输入“建筑设计抗震“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11篇文章,共10页,从中选择了5条题录第8页二,运用高级检索为扩大检索范围,使用“题名或关键词”,检索2001-2007的所有期刊论文。可以进入“高级检索”界面,将以上检索词逐一组配检。如下图第8页检索结果如下第三部分检索报纸(1)运用CNKI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检索期刊一样(2)使用《人民日报》网站查找一登录人民日报网站搜索主页 http://s
8、earch.people.com.cn/二运用高级搜索,界面如下搜索结果如下第8页第四部分网络直接从百度搜索。搜出5,350,000数据的信息有用信息:建筑抗震设计的有关信息关注建筑抗震性汶川地震引发对建筑抗震性的关注建筑工程抗震重建及建筑加固技术->技术专题->筑龙网等等信息引起大家的思考第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