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00232
大小:12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3
《hbt -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卞压缩性能 试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BT5485-1991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卞压缩性能试验方法1991-06-18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工HB5485-91At:l一1991--10-01实部批准部航空工业标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匾HB5485--91本标准规定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板压缩性能试验的试样及其制备、设备及仪器、试验环境、试验步骤、计算方法、试验结果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板的压缩强度、压缩弹性模量、压缩泊松比、压缩最大应变、压缩应力一应变曲线。2引用标准GB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5试样及其制备3.1试样
2、3.1.1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见表1及图1表1试样尺寸薄板类型b100'、90'板1010层I口L板(含0。、90'、土45。向层片)1010航空航天工业部1991-06-18发布h33224自1m15151010201991-10-01实施1--oaHB5485-91@40.03O.031/.l.40l0.0590士。ll试样2hnl.虽片图1试样3.1.2仲裁试样厚度应为2mm。铝加强片厚度。.4mmQ3.?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应按GB1446第1章规定。3.3加强片及其胶接3.3.1加强片可用铝板、亦可用低于试样弹性模量的其他材料。加强片材料及
3、厚度t可根据试样本身弹性模量调节,厚度范围O.4---...1mm,厚度公差应不大于士O.05mm.3.3.2加强片胶接应采用回化温度低于被测材料成形温度的高强度弹性胶粘剂,确保试验过程中加强片不脱落。3.3.3试样胶接表面应进行清洁处理,不允许损伤纤维。加强片本身的胶接面应除泊、打毛、清洗、或除油后化学处理。3.3.4加强片粘贴时,端头、宽度应与试样一致,不得超出试样。3.3.5加强片亦可先与层压板胶接,再加工成试样。3.4试样数量→般试验时试样应不少于5个,仲裁i式验时,试样应不少于10个。O.02设备与仪器4试验设备应满足GB1446第5章规定试验夹具应采用混合加载式,
4、推荐夹具见图2.4.14.22斜率10:15试验环境5.1试验环境HB5485-91]..0压柱2导轴3带模槽的王:他扯4横蛙s耕生';ffi块6模型夹块7定位块8加强川9试样10韭性定位极ill2试验夹具i2345678。103HB5485-91应按GBl416第3章规定。E试验步骤6.1试样外观应按GB1446第2章检查。6.2试样状态调节应按GB1446第3章规定。6.3将合格的试样编号,并测量试验段的宽度b和厚度h,测量精度按GB1446第4章规定。6.4测应变时,应变片应在试样工作段两侧中部对称粘贴,应变片栅长应不大于2mm.,6.5根据试样夹持部分厚度选
5、取相应尺寸的模形夹块和端头加压块,按图2在夹具中安装试样,使试样两端与上下加压块紧密贴合,试祥和夹具应保持图2所示正确位置。6.6把装好试样的夹具安放在材料试验机上,并使夹具中心线与试验机中心线吻合。G.7调节试验fJl加载速度。压缩强度试验时,常规试验应为2.-....5mm/min.仲裁试验应为2mm/min;压缩模量试验应为1--...2mm/!ninc6.8应变测量时应检查和调整测量系统,加初载至最大载荷的35%,并卸载。采用分级加载时,模最试验至少分5级加载,载荷约至最大载荷的35%'测量并记录各级载荷及应变值。测觉最大应变与载荷一应变曲线时,分级加载直至
6、破坏。记录各级的载荷、应变值,并绘制裁荷一所变曲线。有自动记录装置者,可连续加载,并直接绘制裁荷一应变曲线。6.9压缩强度试验时,可连续加载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最大压缩载荷和破坏型式。试样发生加强片脱落、端头挤坏或破坏发生在夹持段内的数据应无效。6.10压缩弹性模量与压缩强度的测定可用同一个试样。7计算7.1压缩强度P.明,,~t几b'h王Lzoc→lli缩强度,MPajP,.tr.a<一最大破坏载荷,N;b一试样宽度,mm;也试样厚度,mmo7.2压缩弹性模量11',10'互让一二??-'Cb.h./l!;ò式中:Ec一压缩弹性模
7、监,GPa;11'每一级载荷增量,KN;山一与~p相对应的二舰l应变增量平均值的均值,μ。7.S压缩i自松比μt二=;4式中zμc压缩泊松比p;纵向应变,με;ε,横向应变,με。s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应按GBI446第6章规定g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按GB1416第七章规定附加说明:HB5485-91本标准由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材料热工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六二五所,λ二J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一轮、张子龙、陈淑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