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99479
大小:5.98 MB
页数:160页
时间:2018-08-03
《历史论文选编(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序
2、5目录序言学点历史3历史学术论文篇封建官制浅析8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问题探讨20北宋经济的发展及其活力23科举制度废除后的反思29“分裂”还是“分治”——关于中国历史上分裂问题的辨析38重新认识明成祖朱棣45历史教学论文篇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63试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70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心理调查74利用历史课的优势条件加强审美教育79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师专历史课考试方法改革的一点体会85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篇再谈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脉络88关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97抗战时期中美与中苏关系103警惕日本军
3、国主义复活113辛亥革命百年后的思考119序
4、5绝不能让历史重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123历史文化杂感篇中国文化初探138中国服装的包容与传承142藏富于国还是国富民强——隋亡的启示149烟水亭前话周瑜152汉字与家庭文化155序
5、5序言学点历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我本人是经常意识到有必要降低胜利者宣传的重要性”。确实,以往的历史文献,尤其是官修史书,很难摆脱“胜利者宣传”的色彩。英国另一位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他认为:只有借助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
6、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比利时历史学家皮朗说:“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也就是说历史是研究人类活动的全过程。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中国古代,历史开始并不是指一本书,而是指人,指从事历史记载的人,即史官。甲骨文中史字,是手持简册的象形。《说文解字》说:“史者记事者也”,《世本》曰:“黄帝始立史官仑颉居其职。历者星历即星球运行日期。《史记》开始并不称史记,叫《太史公书》。《汉书》称书不称史,《三国志》称志不称史。把历史书正式称史是唐朝开始的,当时
7、李延寿把南朝的历史综合写成一本书叫《南史》;把北朝的历史综合写成一本书叫《北史》,从此历史书才正式称史。历史这一专用名词在中国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戊戌变法时期提出废科举办新学。新式学堂当然不能再用“四书五经”作教材了,维新派夏曾佑于1905年写了《中国历史课本》三册。从此,历史书作为专用名词出现了。德国学者耶格尔在《德国历史中的记忆文化》中指出,历史意识并非只瞄准过去,历史恰恰是为了未来而回顾往事。学习历史无非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给后人一种有益的借鉴。唐太宗李世民讲:“序
8、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9、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古人很重视历史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有国者不可不知春秋”,孔子写《春秋》“乱臣贼子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毛泽东同志讲:“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西方记者坦普勒的《中国——发现与发明之邦》中,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话。大意是,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研究,解开了西方人和中国人都未曾知晓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迷惘,当代,世界文明是由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综合而成的。当17世纪西方传教士向中国皇帝进献钟表时,中国人感到惊奇;殊不
10、知最早发明机械表的正是中国人自己。欧洲的农业、造船、采油、多级火箭、大炮、降落伞、造酒、造纸、印刷、象棋、蒸汽机原理、天文学、十进位数学、算盘等,都是文艺复兴以来从中国进口的。没有中国的造船技术,指南针和其他发明,欧洲17世纪以来的各种发明创造和产业革命都根本不可能产生,也不会有英国骑士和殖民帝国时代。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都是极坏的作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懂得中国的国情,不懂得中国的历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在当代
11、历史学备受冷落,社会上太多轻视和鄙视历史的作风。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中学教育领域里,历史久已成为一门不受重视的课程;在大学更不乐观,开设历史课程的系科廖若星辰。在社会上,各级政府官员和各类媒体缺乏历史素养的奇谈怪论比比皆是,例如:上海有的政府官员和新闻记者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上海开埠以后,从一个凄凉的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是1843年,而早在700序
12、5多年前的元代,上海就建立了县城。到了清朝中期早己成为经济发达的商业中心,绝不是什么渔村。如果当时上海还
13、是一个渔村的话英帝国主义还会将上海列入五口通商之一吗?又如黑龙江某地方官员为了招商引资,竟然为日本侵略者树碑立传。我们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对历史的轻视或无知,或出于商业利益,已经或正在创造一起又一起的建筑性破坏。毫无顾忌地摧毁文物和古建筑。如北京东城区梁思成先生故居被强拆,在南京张自忠故居被拆。也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文化遗存,正经历着一场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