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95413
大小:844.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8-0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环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建设单位(盖章)邵武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伊加生(盖章或签字)联系人黄汉彩联系电话18950676855邮政编码354000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号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制24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建设单位邵武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起讫地点起于316国道,与316国道平交,终点位于卫闽车站下游500m处,与镇区公路衔接建设依据南发改审批[2017]183号主管部门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
2、员会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E4819其他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建设规模路线里程0.470km(含桥梁368m/1座),路基宽12m,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总规模路线里程0.470km(含桥梁368m/1座),路基宽12m,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总投资3714.3万元环保投资156万元二、项目由来卫闽镇居民出行需长距离绕行到达对岸,给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的建设使该地区两岸的整体发展布局和交通路网得到改善,有效缓解该地区交
3、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群众的过江通行能力,并为产业区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机遇。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由邵武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文“南发改审批[2017]183号”(附件3)对该项目建议书进行批复。邵武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起于316国道,与316国道平交,终点位于卫闽车站下游500m处,与镇区公路衔接,路线里程0.470km(含桥梁368m/1座),路基宽12m,道
4、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9.1日起实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第157项等级公路”中其他(配套设施、公路维护、四级以下公路除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邵武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2日委托本环评单位编制《邵武市召元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见附件1)。我公司55接受委托后,派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和收集有关资料,并依照相关规定编写环评
5、报告表,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55三、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概述3.1地理位置邵武市属南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地跨北纬26°55′-27°35′,东经117°2′-117°52′。东北邻建阳市,东南连顺昌县,南接三明市将乐、泰宁、建宁县,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毗邻,西北与光泽县交界。邵武市是入闽重要通道。兵家必争之地,因地势险固,易守难攻,故名“铁城”。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水陆空交通俱全,距武夷山机场76公里,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鹰厦铁路
6、纵贯全境,邵武站是铁路入闽的第一大站;京福高速公路入闽第一个互通口设在邵武市肖家坊镇;省道301线和204线纵贯东北——西南向,三条交通干线在县城交汇,与一些交通支线交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对外旅游交通方便。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周边示意图见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见附图3。3.2自然环境概况3.2.1地质地貌邵武市地处武夷山东南侧,属武夷山脉,与武夷山市、泰宁县都处于武夷山脉的东南余脉,属于同一地质地貌类型。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谷错落。地势从西南、东北向中部、东南部富屯溪谷地倾斜。西部
7、属武夷山主脉杉岭,千米山峰绵亘邵武光泽边界,伸延泰宁、建宁;东南部多中低山地,由西南伸入将乐,全市最高峰大埠岗撒网山海拔1524m;东北部为武夷山东南向的最大支脉;中部为峡谷、盆地相间的丘陵地带。全市地形结构山地多、平原少,全市山地占75%左右,丘陵占20%左右,平原仅占2%左右。城区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平均黄海高程190m左右。平原主要分布于富屯溪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河谷沿岸、山间盆地底部,林地的区域分布相应地比较均衡,耕地则呈树枝状、相对集中于河谷平原、山间盆地。邵武市地处福建省三大地质构造单元之一
8、的闽北隆起区的西部,隶属闽西北加里东褶皱地带的一部分,地壳厚度37km左右,境内地层裸露较广泛,主要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去留系、侏罗系地层为主,其他地层分布零星,出露面积1812.7km2,占全市总面积地63.955%。境内掩体多为花岗岩,次为片麻岩、石英岩、闪长岩等。以酸性岩为主,砂质岩类次之,少为泥岩层类和中性岩类。砂质岩主要分布于城郊、水北、大埠岗、金坑等地。局部地区地层为100~3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地层,岩体为紫色砂砾岩,呈丹霞地貌,肖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