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86506
大小:639.5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8-03
《碛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碛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征求意见稿)2005年9月第69页共69页碛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了适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形势,落实国务院“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贯彻临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旅游强县”的指示精神,在充分发掘碛口古镇及其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市场前景和旅游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围绕“黄河、黄土、古镇”的资源品牌,重点打造“九曲黄河第一镇”的旅游形象,特制定本规划。第1.2条在本次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第1.3条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
2、应遵循国家及山西省的相关法规、规定。第1.4条本规划经临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须经临县人民政府批准。第二章碛口古镇及周边区域概况、规划依据和原则第2.1条地理位置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西南端,吕梁山西麓,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处,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相望,南与柳林县接壤。第2.2条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的范围包括碛口镇、西头村、西湾村、李家山、寨子山、寨子坪、白家山、高家坪、孙家沟、小塔则、索达干、高家塔、枣圪垯等村落,黄河(规划长度为70公里)、湫水河(规划长度为6公里)两处河
3、段,以及冯家会、李家山等黄土地貌区域,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上,规划区大部分属碛口镇,部分区域涉及到了招贤、林家坪、丛罗峪、曲峪等乡镇,有关黄河风光带的规划涉及到黄河对岸陕西省的佳县、吴堡县的相邻区域。第2.3条地形地貌临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吕梁山向黄河峡谷的延续。山峦起伏,梁峁连绵,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碛口镇的地貌特点基本为西部黄河沿岸丘陵基岩裸露区和湫水河两岸山间河谷区。第2.4条气候气象第69页共69页碛口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4、,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较为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9.1℃,无霜期185天,年平均降水量467.6毫米。第2.5条水环境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和湫水河。碛口镇境内地表水具有明显的夏雨型和山地型河流特征。清水流量小,洪水流量大,水量不稳定,变化频率高;河道较短,坡陡弯急,冲刷严重,泥沙含量高,洪水利用率很低。由于地形破碎,梁峁覆盖深厚黄土,加之岩层产状平缓,构造简单,裂隙不发育,地下水的储存与补给条件差,含水微弱,故地下水贫乏。第2.6条动植物本地自然植被属暖温带森林草原灌丛植被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
5、华北特征,并与蒙古草原区系有所联系。因大量被垦为农田,自然植被稀少,区内植被覆盖率较低,以枣树为主要林木,水土流失较严重。临县共有野生动物224种,其中珍稀动物有褐马鸡、金钱豹等。第2.7条古镇历史概况明代晚期,碛口已有水运,货物在碛口上岸后运至侯台镇,侯台镇是当时的物资转运中心。乾隆年间,黄河和湫水河泛滥,冲毁了侯台镇和黄河东岸的曲峪镇,两镇商民逐渐移居碛口,促使碛口在道光初年走向了繁荣。从清代乾隆朝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二百多年是碛口的鼎盛时期,光绪朝是一个高潮。在此期间,碛口被称为晋陕大峡谷沿岸的第一镇,
6、也称晋西第一镇。由于转口贸易发达,碛口的货物川流不息,被谣谚称为“驮不完的碛口”,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小都会”。二十世纪初年开始的铁路建设使黄河水运的地位迅速下降,京包、同蒲、陇海等铁路线建成后,碛口转运的货物越来越少。经过1947年的土地改革和1956年对私营经济的全面改造后,碛口的繁荣走向了终结。近年来,随着古建保护工作者、艺术家们的再次“发现”和部分影视作品的在此拍摄,碛口古镇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2005年9月,碛口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第2.8条规划依据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由国家旅游局于20
7、00年10月颁布。2、《旅游规划通则》。由国家旅游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作为国家标准颁布(GB/T18971-2003)。3、联合国《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联合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会议”第69页共69页所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两个纲领性文件。4、亚太旅游“绿色战略”。亚洲太平洋旅游协会(简称PATA或APTA)于1992年发表了《对环境负责的旅游业条例》,强调了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必须加强对自然环境
8、和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5、《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2001年;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7、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1991年6月修改,2002年10月再次修改通过);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条例》;10、地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