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

《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

ID:15477454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_第1页
《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_第2页
《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_第3页
资源描述:

《《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货币战争》已经触及中国深层意识形态随着对《货币战争》现象的持续关注,我越来越觉得当初将该书和《君主论》做类比是很恰当的,但这不是说后者将一定能达到前者高度。两者的相似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意图都是为当局决策者提供建议,二是两者都触及当时社会深层的道德价值观念。一、都是为最高决策者进言或许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象《货币战争》中所讲述的那样是当今世界的真正首富,或许黄金本位的货币体制真的再无翻身机会,或许美联储私人股东红利远远小于总利润,但这并不影响该书对世界金融秩序的演进是受少数寡头操控的整体判断。世界金

2、融秩序是一个“公共产品”,被少数人操纵也就意味着被人为制造了利润巨大的“寻租”空间,进而形成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事实。反过来说,正是世界金融秩序中所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激励了有实力的金融寡头去拼全力影响世界金融规则按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改变。也就是说,世界金融秩序的演进绝非是一个风平浪静、自由竞争、民主决策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货币战争”的过程,每一次世界金融规则的制定和修改都是一场充满周密谋划和残酷角逐的战役。目前大力倡导金融开放的中国显然对这样的货币战争认识不足,《货币战争》的意图很明显,就是给中国最高

3、决策者进言,如何参战才能使中国不被潜在的金融敌人所算计,而在以后的世界金融秩序中处于有利地位。《君主论》给高层进言的意图比《货币战争》更为明显:实际上,马基雅维里当时是写给意大利佛罗伦萨成邦国王一个人看的,教他如何挣脱当时宗教道德的约束,如何“使坏”、“耍阴谋”以保住统治。二、《君主论》打破西方中世纪基督教伦理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使西方世界从“黑暗”的中世纪拖出,进而进入“光明”的现代社会,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打破了基督教道德伦理对西方社会的“禁锢”。之所以叫“文艺复兴”,是因为这一思想运动是从文艺创作领域开

4、始的,倡导在在文艺创作上,打破正统宗教经院哲学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而向反应真实世俗生活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回归。但这场在文艺领域里的废教运动最终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社会交往领域。也正因为如此,“文艺复兴”才拥有打破中世纪,开创现代社会的巨大能量,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而从学术著作上说,政治、社会交往的废教行动正是自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始,也正因为如此,《君主论》被现代人奉为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之作,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如上文所言,马基雅维里写《君主论》的原本意图是给意

5、大利佛罗伦萨成邦国王提供如何巩固统治的私人建议。作为曾经的朝廷高官,这时他已经遭到主子的遗弃,他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再次引起国王的注意并获得重用,很有点象中国先秦时的韩非。也就是说马基雅维里写这本书绝非是想开创资本主义政治学,也绝非想做资本主义政治学的奠基人。实际上,也象《韩非子》一样,即便是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君主论》也是非常之“阴暗”、“阴险”。马基雅维里最惊世骇俗的观点是:君王须兼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西方,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也已经演化成一个成语:马基雅维里主义,至今

6、都含贬义。就这样如此阴暗的一本书怎么会是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奠基呢?这也许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原因在于,出乎马基雅维里意料的是,此书在其死后五年即1532年公开出版了,这本仅仅写给佛罗伦萨国王一个人的书被传播开来了,尤其在政治家之间。马基雅维里没有教会佛罗伦萨国王“不讲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他却教会了整个欧洲。结果就是,在政治和社会交往领域,传统的宗教道德伦理被砸个粉碎。在《君主论》的教导下,当所有的人都抛却传统道德,而变得“阴暗”、“阴险”了,欧洲也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死去几百年的马基雅维里也就“极不情

7、愿地”被架上了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的宝座。这也算是有心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吧。三、《货币战争》触动中国“主流”所信奉的“主流”西方经济伦理如果说《君主论》打破了欧洲的基督教伦理,那么《货币战争》即便不将打破,至少也已经触及了目前中国主流所信奉的“主流”西方经济伦理。更有意思的是,西方目前的这个经济伦理正是《君主论》打破了欧洲的宗教伦理之后所建立的。也可以说,这个经济伦理是对中世纪宗教伦理的替代。所以,首先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现代西方经济伦理的建立过程。《君主论》强调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实际上承认和唤醒了一

8、直被宗教道德所压抑的“个人欲望”,也就是承认个人是有私欲的,并且人活一世就是努力奋斗去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正是现代经济学基石性假设“经济人”的最初原型。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为私利而不讲道德、厚颜无耻,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片争夺,一片混乱和阴暗。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君主论》之后,西方思想者开始社会秩序、道德伦理的重建征程。该征程的第一个里程碑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651年发表的《利维坦》。与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