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

ID:15465691

大小:216.5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8-08-03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_第1页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_第2页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_第3页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_第4页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河南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相距约530公里,国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居全国第十七位。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呈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之势,区位优势明显。(二)地形地势河南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中山

2、、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仅23.2米。北、西、南三面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4.3%、55.7%。(三)气候、水文-76-河南省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从境内穿过,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北属暖温带半湿

3、润半干旱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从南向北年平均气温15.7~12.1℃,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3℃,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24℃,无霜期240~189天,≥10℃的有效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1380.6~532.5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的50%~60%,年蒸发量1398~2138毫米,远大于降水量。全省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多风沙、夏日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长。全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其中:黄河水系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1.7%;淮河水系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

4、里,占全省面积的53.0%;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6.3%;海河水系流域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0%。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20立方米,为全国的五分之一,居第22位。(四)土壤河南省土壤类型繁多,分为7个土纲、13个亚纲、19个土类、44个亚类、150个土属。分布面积较大、与林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土壤有褐土、黄褐土、潮土、棕壤、黄棕壤、砂姜黑土、风沙土等。土壤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地带性的特点,山地丘陵区土壤

5、以褐土、黄褐土、棕壤、黄棕壤为主,淮北低洼易涝平原区及南阳盆地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风沙区土壤以风沙土为主,一般平原区土壤以潮土为主。-76-(五)生物多样性过渡性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河南省南北兼容、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资源。以伏牛山主脉—淮河干流为界,南部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北部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198科、3979种及变种,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12.2%;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90科、522种,占全国总种数的23.9%。在河南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3种,二级重点保护的24种;列为国家

6、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4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15种,二级保护的79种。二、社会经济概况(一)行政区划河南省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共18个省辖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95个乡镇、460个街道办事处、3299个社区居委会、47603个村委会。(二)社会经济发展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98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89万人,占32.5%,乡村人口6631万,占67.5%,全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8人,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5055

7、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强,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1249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4-76-%,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省份首位;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6.4∶53.8∶29.8,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比重达到83.6%。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三)交通、通讯河南省交通方便,通讯便捷,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944公里,京广、京九、焦柳与陇海、汤濮、新菏、漯阜在境内交汇,形成三纵四横的铁路网,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编

8、组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客运站之一;公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