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

ID:15454926

大小:12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3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_第1页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_第2页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_第3页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_第4页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 ny t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NYT1248.3-2006ICS65.020B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248.3-200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RulesforevaluationofmaizeforresistancetopestsPart3:Ruleforevaluationofmaizeforresistancetoheadsmut2006-12-06发布2007-02-01实施理4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1248.3-2006前言NY/T1248{

2、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一一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抗小斑病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一一第4部分玉米抗矮花叶病鉴定技术规范;一一第5部分:玉米抗玉米蟆鉴定技术规范。本部分为NY/T1248的第3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鸣、戴法超、朱振东、何康来、王锡锋。INY/T1248.3-200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拉丝黑穗病鉴

3、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栽培玉米(Z切rnaysL.)自交系、杂交种、群体、开放授粉品种以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缘种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2术语和定义2.12.22.32.42.52.62.72.82.9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抗病性diseaseresistance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抗病性鉴定screeningfordiseaseresistance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别植物对其特定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水平。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体

4、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发病的能力。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nlation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接于植物体适当部位。接种体inoculum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一部分。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scale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发病株率percentageofinfectedplants一定植株群体中发病植株所占的百分率。抗性评价evalnationofr.四istan四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玉米丝黑穗病maizeheadsmnt由绒毛草→高粱堆子包菌[

5、S如rzsor叩mholci-sorghi(Rivolta)V缸kyJ所引起的以雄穗和雌穗正常结构破坏、组织变为黑色粉状物的症状为主的病害。1NY/T1248.3-20063玉米丝黑穗病菌接种体收集、保存和制备在田间采集玉米丝黑穗病植株上的发病雌穗或雄穗,采集宜在病穗外部包膜未破裂时进行。所采集病穗在通风处阴干,在干燥条件下保存。采集物次年经进一步处理后用于接种。鉴定材料播种前,将保存的丝黑穗病病穗外部包膜破碎,收集病穗中的丝黑穗病菌冬于包子。冬于包子图用50日细箩过筛,使病原菌成为均一的菌粉。每100g菌粉拌100kg过筛的细土,病菌与土壤充分拌匀,

6、配制成0.1%菌土用于接种。4抗性鉴定圈设置ι1鉴定圃抗性鉴定踊应设在玉米丝黑穗病常年稳定发生的地块。4.2鉴定设计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每50份鉴定材料设1组已知高抗和高感对照材料。4.3种植要求田间播种时间与当地大回生产播种时间相同。鉴定小区行长4m~5m,行距和株距与大臣生产相同。每份鉴定材料种植2行~3行,播种50穴~60穴,每穴留苗2株,总留苗数量应多于100株。鉴定品种时,每份材料重复2次。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O5接种5.1接种时期接种在播种时同步进行。5.2接种方法在播种时,将配制好的0.1%菌土以每穴100g用量覆

7、盖玉米种子。5.3接种前后的田间管理播种前应先进行回

8、可浇灌,以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播种时土壤温度应在15'C,以利于病原菌的萌发和侵染。6病情调查6.1调查时间在玉米进入乳熟后期进行调查。6.2调查方法每份鉴定材料至少选取100株,逐株调查,分别记载调查总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6.3病情分级发病株数发病株率(%)且血坐坐x100调查总株数田间病情分级、相对应的描述见表102NY/T1248.3-2006表1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描述1发病株率0%-1.0%3发病株率1.1%-5.0%5发病株率5.1%-10.0%7发病

9、株率10.1%-40.0%9发病株率40.1%-100%7抗性评价7.1鉴定有效性判别当设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