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ID:15451530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论文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土壤污染与防治学生姓名:黄泓楠学号:080812011专业年级:08农资(1)班成绩:指导教师:批改时间: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论文目录摘要………………………………………………………………………………………11、铅的理化性质…………………………………………………………………………12、土壤中铅的含量…………………………………………………………………………13、土壤中铅的来源…………………………………………………………………………14

2、、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25、土壤中铅有效性的影响因素……………………………………………………………25.1土壤铅全量…………………………………………………………………………25.2土壤PH……………………………………………………………………………35.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值)………………………………………………………65.4有机质含量…………………………………………………………………………75.5土壤微生物…………………………………………………

3、………………………75.6植物的影响…………………………………………………………………………8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论文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黄泓楠08农资080812011摘要:铅是重要的污染重金属元素之一。植物对钱的吸收和积累,决定了环境中铅的荣杜、土壤条件、植物种类和形态等。日常饮用水中的铅主要来自岩石、河流、土壤和大气沉降。在生物循环过程中,铅通过呼吸、饮用水和食物等途径,最终危害人体。影响土壤铅的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高等植物等。关键字:土壤铅有效性影响因素1、铅

4、的理化性质铅是自然界常见的元素之一,是一种蓝色或银灰色的软金属。自然界中的纯金属铅很少见,多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如PbS、5PbS·2Pb2S2等,还有硫酸盐、磷酸盐、砷酸盐及少数氧化物。铅作为离子可以+2价和+4价存在,其+2价氧化态稳定,+4价氧化态不稳定。+4价氧化态的铅有强的氧化性。在土壤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故土壤中铅的化学性质涉及+2价铅及其化合物。2、土壤中铅的含量地壳中铅平均丰度为16mg/kg含铅矿物有200多种,主要的矿物形态为方铅矿(PbS,以重量计占87%)、白铁矿(PbCO3)

5、和铅矾(PbSO4)。世界范围内土壤含铅量变幅在2~200mg/kg之间,中值为35mg/kg。全国土壤背景值基本统计量表明,我国土壤铅含量最高可达到1143mg/kg,最低为0.68mg/kg,平均为26mg/kg[1]。土壤中含铅量与成土母质有关。据资料统计,片麻岩、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含铅10~50mg/kg之间,平均为16mg/kg。火成岩的含铅量一般高于砂岩和石灰岩等沉积岩。酸性岩高于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发育于冰水沉积物、冰渍物、埋藏黄土等母质的土壤含铅量较高。古河流沉积物中的含铅

6、量高于现代活性沉积物。3、土壤中铅的来源土壤中铅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前者主要来自矿物和岩石中的本底值[2]。土壤中原有存在的铅来自于风化岩中的矿物,例如方铅矿(PbS),闪锌矿(ZnS)等[3]。世界范围内土壤铅含量的变幅多为3~200mg/kg-1,中值为35mg/kg-1。不同地区土壤铅含量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土壤类型,母岩母质的差异造成的。土壤中铅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大气降尘、污泥、城市垃圾的土地利用以及采矿和金属加工业[4]。一辆汽车平均每年排出约2.5kg铅,5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论文进入

7、大气中的铅最后归宿是海洋和土壤。而土壤是植物吸收铅的主要来源,当土壤遭受铅污染,植物就有可能吸收较多的铅,甚至超积累吸收。在城市固体垃圾中,铅含量在1000~50000mg/kg-1之间。直接用城市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也能将大量的铅带入土壤中。铅矿开采、冶炼以及一些杀虫剂的使用都会导致铅在土壤中的积累。4、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铅对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量和质量上。低浓度的铅对某些植物表现出促进生长作用,而高浓度的铅除了在作物的食用部位积累残毒外,还表现为幼苗萎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甚至绝收。在利用

8、作物生态效应研究土壤重金属最大允许含量时,一般采用产量降低10%或可食用部分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时土壤中铅的含量作为依据。不同作物对铅的吸收和受影响程度也不同。作物对铅的抗性的相对顺序为:小麦>水稻>大豆。试验表明大豆减产10%时,土壤铅的含量为240mg/kg,而土壤铅直到1000mg/kg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小麦在土壤铅大于3000mg/kg是生长和产量仍然正常。不同土壤的铅临界值不一样,草地暗棕壤大豆减产10%对应土壤铅为500mg/kg,红壤性水稻土铅含量700m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