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40910
大小:2.2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8-03
《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目录一、现状分析篇1第一章综合现状概述11.良好的地理区位12.较好的经济区位13.丰富的自然资源14.全新的发展阶段1第二章编制背景分析21.长寿发展的外部机遇22.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33.现行总规的调整需要3第三章发展矛盾解析41.产业进程瓶颈42.建设用地短缺53.城乡社会割裂5二、发展战略篇6第四章城乡规划总则61.指导思想62.规划范围63.规划期限7第五章城乡发展目标7第六章城乡统筹战略71.新的城市框架72.新的产业战略83.新的生活方式8三、规划策略篇8第七章城市性质与职能81.城市性质82.城市职
2、能9第八章城乡人口规模与城镇化91.城镇化发展方针92.城乡人口规模93.城镇化9第九章城乡体系规划与用地规模101.城乡空间结构102.城乡体系规划113.城乡用地规模124.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及布局142第十章城乡产业发展规划151.产业发展目标152.城乡产业空间布局16第十一章城乡统筹规划策略171.城乡综合交通规划172.城乡景观和绿地系统规划193.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04.城乡市政工程规划225.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4四、实施保障篇25第十二章时空结合的分期规划251.近期发展规划(2009-2020)252.远期期发展规
3、划(2021-2030)253.远景发展规划(2031-2050)25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控制要点261.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262.推进统筹的土地政策263.开展健全的福利保障26附表12020年区域土地利用及人口规模总表27附表22030年区域土地利用及人口规模总表27附表32030年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及人口规模总表(除去市属工业用地)28附表42020年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及人口规模总表(除去市属工业用地)29附表5(各镇远期2030用地平衡表):302一、现状分析篇图1-1长寿区在重庆市的地理区位图1-1长寿城乡发展的核心矛盾第一章综合现状概
4、述1.良好的地理区位长寿区位于重庆市域东北部,距重庆主城区60多公里,其东越黄草山与涪陵区相连,西跨明月山与渝北区接壤,北接垫江县,南邻巴南区,是重庆东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图1-1)全区已发展为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226个村、22个社区。2008年全区户籍人口89.87万,常住人口为76.29万人。2.较好的经济区位图1-2长寿区在一小时经济圈中的区位长寿区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东北部,其西紧邻主城区的鱼嘴一复盛组团,以及重庆珞碛工业园;其北与南部新城茶园新区相邻;处于一小时经济圈东西向主要发展轴上,与主城区在经济区位上融为一体
5、(图1-2)。3.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区面积1423.62平方公里,长江由西向东穿越境内,境内的东山、西山、铜锣山等三条背斜低山使得区内呈现出“三山二槽”地貌(图1-3)。区域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矿和天然气储量充裕。以长寿湖、大洪湖为主的自然旅游景观与多姿的历史人文景观一起,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1-3“三山二槽”的自然地貌4.全新的发展阶段至建国以来,依托充足的天然气储量,长寿的地方化学工业得到了有力的发展,使得长寿区已发展为重庆市的传统工业强县。随着2003年3月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升级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以及2003年
6、12月重庆(长寿)化工园区的建设,长寿区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长寿正逐步向重庆市乃至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转型。36第一章编制背景分析1.长寿发展的外部机遇图2-1重庆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1.1重庆跻身国家五大中心城市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重庆列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图2-1),不仅将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更将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与另四大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天津以及广州看齐。而长寿作为重庆的重要产业基地,需主动融入重庆的产业发展、经济开发的体系之中
7、。1.2“314”指导下的“五个重庆”、“五型长寿”图2-2长寿——承接“两翼”人口转移的重要城区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形成的“314”总体部署。2008年,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主报告《围绕“314”总体部署,在大开放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提出了创建“五个重庆”的新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长寿区政府提出打造“五型长寿”建设目标,即大力推进“森林长寿”、“畅通长寿”、“宜居长寿”、“健康长寿”、“平安长寿”的建设。1.3重庆两会指引的新
8、趋势2010年,重庆召开“两会”,进一步强调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重化工,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