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

ID:15434494

大小:6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3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_第1页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_第2页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_第3页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_第4页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 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现有分布系统的TD-SCDMA地铁覆盖增强方案研究阴启明,许剑萍,孟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60)摘要本文针对TD-SCDMA技术在地下轨道交通环境下的业务弱覆盖问题,通过引入多址单小区、多通道功率合路等网络设计和设备改造方面的创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现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潜力,显著提高了地铁隧道内业务覆盖距离。关键词 TD-SCDMA;多系统合路平台;地铁;室内分布系统;多通道合路;多址单小区1 背景地铁环境作为室内覆盖特殊环境之一,具有TD-SCDMA(简称TD)业务无缝覆盖需求。然而,TD技术特征决定了简单沿用原有2G地铁室内覆盖系统很难满足TD的覆盖要求,以

2、上海为例,就有近50%的地铁站点甚至无法完成隧道内语音业务的连续覆盖。如果按常规设计方法对TD地铁覆盖进行改建,不得不对运营中的地铁站进行大规模缆线改造,或者在隧道内添加有源的功率放大设备。缆线改造的投资成本很高,工程量大,周期长;隧道内引入有源设备不利于日常维护和应急检修,排障时间很难保证。由于业界还未专门在地铁实际环境下对TD系统的传播特性和覆盖能力进行过系统性、规模化的测试论证,而仅停留在系统仿真和2G系统经验化设计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地铁实际环境,切合TD技术特点,寻求创新的TD覆盖增强方法。2 方案设计2.1 现有分布系统构成当前地铁车站均设有独立通信机房。机房内采用

3、多系统合路平台(POI),将各家运营商基站信号合路后,分上、下行(Tx和Rx)两路信号分配到站厅和隧道。站厅一般使用室内全向天线覆盖(也有采用泄漏电缆覆盖车站间的换乘通道的情况),隧道则采用泄漏电缆覆盖。地铁车站拥有上行车行方向和下行车行方向的两条轨道,每个方向各布设两条泄漏电缆对应上下行信号,如图1所示。隧道内走线,强电和弱电左右各走一侧,具有严格区分,泄漏电缆架设在弱电侧。对于不同的车站,其与相邻车站的隧道区间长度具有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典型城市的平均站距为1.3~1.4km,长隧道(如横跨江隧道)则超过2km。2.2 TD弱覆盖问题定位从技术角度分析,造成TD地铁环境弱覆盖的原

4、因有:·TD信号源发射功率较2G系统小,有近10dB的功率落差;·TD在泄漏电缆和射频电缆上的传输损耗较2G系统大,差值在2.5dB/100m左右;·TD智能天线技术无法在室内使用,使得其抗干扰能力将大幅下降。从非技术角度分析,该环境下不利于TD业务覆盖的因素包括:·覆盖距离要求高,地下站平均站距为1.3~2km;·地铁隧道区间内日常维护受限,不宜安装有源设备;·旧地铁站使用的电缆陈旧,损耗较大;·旧地铁站工程改造难度高,工程量大,时间紧;·地铁忙时人流量高,乘客密度大。地铁站厅属于普通室内环境,现有分布系统能够满足覆盖要求,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重点关注隧道区间内TD基本业务无

5、法连续覆盖的问题,在尽量减小对现有分布系统影响的前提下,寻求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案。2.3 多系统合路方式新建的TD网络必须与现有网络共分布系统。结合地铁分布系统现状,目前可行的多系统合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前端合路方式TD信号经过环行器和单向器的收发分路后直接进入POI,利用POI的输出端与射频电缆相连,合路部分在POI内完成,如图2(a)所示。(2)后端合路分缆方式TD信号经过环行器和单向器的收发分路后,在POI的后端通过滤波器与POI输出信号合路,如图2(b)所示。(3)后端合路合缆方式TD信号不经过上下行信号分离,直接在POI的后端通过滤波器与POITx输出信号或Rx输入信

6、号合路,如图2(c)所示。(4)后端多通道方式利用TD智能天线的多通道特性,将多路输出通过后端合路的方式合入Tx和Rx两条泄漏电缆,以达到增强信号的目的,如图2(d)所示。该方式可以选择采用上下行合缆或分缆。将以上多系统合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见表1。因此,应依据现场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后端上行合缆方式,其次考虑采用后端分缆方式和后端下行合缆方式。多通道方式作为信号补偿的可选方式,可根据实际站间距需求选择采用。2.4 隧道内切换区要求隧道一般以中心为界,分为不同小区,因此隧道内存在小区间的切换过程,且此时列车通常运行在最高速度。为满足切换的时延需求,应预留足够的重叠覆盖区。重叠区长

7、度主要由切换时延及触发条件时延组成。切换时延由测量周期、迟滞时间、切换执行时间组成。·测量周期:根据规范3GPPTS25.123规定,异频测量周期是480ms。·迟滞时间:640~1280ms(可调)。·切换执行时间:0.5~1s。因此总的切换时延约为1.5~3s。按地铁目前峰值车速60km/h计算,切换时延将形成25~50m的切换距离。2a事件触发异频接力切换门限一般设为3dB。以泄漏电缆-5dB/100m损耗计算,为形成-3dB电平落差需要60m的切换距离。综合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