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25805
大小: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规课题职高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市规课题《职高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一)现实背景1、生活化教学,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①]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
2、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也要求我们对以往那种从书本到书本的的传统教学模式作出根本变革。2、生活化教学,是职高语文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职业高级中学主要是就业准备教育,它不像普高主要是升学准备教育。职业高中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②]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
3、的“几点说明和建议”中,明确指出“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职高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职高语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其中也包括为了满足学生职业生活的需要。3、生活化教学,是职高语文教学现实的觉醒职高生对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的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丧失了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首先是语文教学内容疏离了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书本世界、科
4、学世界,语文教学依然停留在词句理解、中心归纳和写作特点上,死扣着教学参考答案,完成教参规定的所谓教学目标,而不关注这些教学内容有没有脱离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转化成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对老师来说似乎是教教材,对学生来说似乎是学教材,这样的教学活动内容,使学生觉得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也不是为理想生活而活着,仿佛是为教材而活着。其次是语文教学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认知活动,传递和习得书本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着书本知识,
5、学习方式单一,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结果的掌握,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知识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已有生活经验的情景中传递着,学习活动方式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合理建构。生命意义的丧失和缺乏,使课堂教学演变成为一种训练活动,使原本积极、丰富、多方面的语文教学活动变得贫乏、萎靡不振,单调。(二)理论背景(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1897年,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教育即生活”命题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相联
6、系,关注教育对生活的影响。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的生活。杜威的课程观注重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生长,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结论直接教给学生,主张课程设计把书本知识“还原”为儿童的经验。(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曾将生活教育定义为:“Educationoflife”、“Educationbylife”、“Educationforlife”(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有三大著名的命题:第一、“生活即教育”。第二、“社会即学校”。第三、
7、“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为社会服务。生活性教学理论为以回归生活世界为重要理念的职高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当前职高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书本世界”,脱离现实生活而提出的,旨在构建职高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和操作策略。本课题既有理论的意义,它建构了一套有关于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填补了目前职高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同时又有实践意义,它的命题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丰富职高语文教学法提供了积极的思路。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理论
8、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讨论;“语文”与“生活”关系的讨论。1、“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讨论关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理论主要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阐述的是教育的生活意义,而“生活即教育”昭示的是生活的教育意义,中美两位伟大的教育家确立的信条式的教育命题遥相呼应,从两个不同的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