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ID:15418313

大小: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矮花叶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可感染此病,其中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被害玉米病叶褪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早期感染的幼苗,根茎腐烂,过早死亡。防治该病的综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区种子及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调整玉米播期春玉米提倡地膜早播,于4月底前播种结束。夏玉米推迟到6月中旬后播种,避免蚜虫高峰期与玉米易感病生育期相吻合。提高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肥的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清除初浸染源及时清除地头、田边以及田间的杂草,尤其是多年生杂草,以压低蚜虫虫口基数,及时灭茬平田,破坏蚜虫的生存环境,减

2、少初浸染源。苗期结合间苗,及时拔除病株,对已严重发病的田块应及时改种其他作物,以减轻经济损失。 防治病虫害有病区的玉米在苗期用吡虫啉防治田间及地头、地边杂草上的蚜虫,同时苗期混合喷施1~2次病毒清等抗菌素及中华肥精补充微肥,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玉米缺肥症状及原因玉米缺氮的主要症状,玉米植物生长缓慢、叶片狭小,茎秆纤细、叶色变为淡黄绿色,并且下部叶片早衰老化。缺氮时,老叶首先表现症状,然后发展到植株较嫩的叶片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可作为缺氮的指标,根据土壤肥力适量施用氮肥,是有效的增产措施。玉米缺磷的主要症状:幼苗生长缓慢矮缩,根系发育差,叶片不舒展,茎秆细弱,茎和叶呈暗绿而带紫色,

3、叶尖干枯而成暗褐色,从叶尖沿着叶缘达叶鞘呈深绿而带紫色。紫色是因玉米植株体内糖代谢受阻,叶中积累糖分较多,促进花色素苷的形成,使植株带紫色。孕穗至开花期缺磷,糖代谢与蛋白质合成受阻,果穗分化发育不良。穗顶缢缩,甚至空穗,花丝也会延迟抽出,容易出现秃顶、缺粒与粒行不整齐、果穗弯曲等现象。10 玉米缺钾的主要症状:钾肥能促进玉米茎秆表皮内硅质化的厚壁细胞的生长,形成良好的机械组织,使茎秆坚韧,提高抗倒能力。钾肥能使细胞内原生质性降低,细胞的保水力增强,提高抗旱性。玉米缺钾,幼苗表现发育缓慢,叶色淡绿且带绿色条纹。老叶中的钾转移到新生组织中,叶尖和边缘坏死,呈干枯烧灼状。但叶片中脉仍保持绿

4、色。如果严重缺钾。植株生长矮小,节间缩短,果穗发育不良,顶端特别尖细,秃顶严重,籽粒淀粉含量减少,千粒重降低。阻碍养分运向根部,使根系发育不良,出现早衰现象,并易感茎腐病或倒状。 玉米缺锌的主要症状:缺锌在玉米早期叶片中脉两侧出现浅黄色的条纹,而叶片中脉和边缘仍保持绿色。如继续缺锌,有条纹的部分可能坏死,形成一个宽的退色带,玉米整株变成淡绿色,生长延缓,可能早衰而枯死。锌能影响玉米植株内原生长素的合成。锌可催化可绿素的光化学反应,缺锌会引起缺绿症。锌还是一些酶的活化剂,与蛋白质合成有重要关系。雨水多注意防治玉米褐斑病 当前正值雨季,建议农民朋友多到玉米地察看其生长情况,以便及早发现、

5、及时防治玉米褐斑病。 一、危害特点玉米褐斑病是河北省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病斑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在感病品种上,一旦被病原菌侵染,全株叶片迅速产生大量黄色小斑点,叶片快速干枯。 二、发病规律引起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靠雨水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且阴雨日较多

6、时,利于发病;密度过大、由间郁闭发病重;低洼潮湿、雨后有积水的地块和连作地块发病较重;土壤瘠薄的地块发病较重;具有黄早四亲缘关系的品种较为感病。  三、发病情况建议农民及时防治玉米褐斑病,理由如下:10 1.田间已有病株。2008年7月8日,通过对赵县套播夏玉米的调查发现:玉米褐斑病在下部叶片上已显现初期症状。此时初期症状不易观察到,但此时却正是控制病害扩展、蔓延,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期进行防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待到大多叶片表现明显黄褐色斑点时再防治已晚。2.今年河北省雨水多,特别是近期的连续降雨,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极有利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3.河北省生产上主

7、推玉米品种不抗病。4.当前玉米处在5~8片叶期,部分地块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已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 四、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2.药剂防治。每亩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克;或70%甲基托布津每亩70克;或50%多菌灵每亩50克;或12.5%禾果利粉剂每亩30克,对水30公斤。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剂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以促进玉米健壮,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