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12669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2、网站首页
3、菁菁校园
4、新闻中心
5、教育科研
6、德育天地
7、成长驿站
8、家长学校
9、幼儿园
10、资源中心
11、办公专区
12、图片中心
13、图书馆
14、新芽论坛
15、您现在的位置:重庆新芽网>>教育科研>>说课设计>>文章正文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9:34:50星期四《我要的是葫芦》说课…7482《给予是快乐的》说课…3286《赵州桥》说课设计3265《小青蛙找家》说课稿2711《给予树》说课设计2148《酸的和甜的》说课设…2061《慈母情深》说课设计1569《比较水的多少》说课…1498《飞舞的蝴蝶》说课设…972《秒的认识
16、》说课设计955《赵州桥》说课设计《秒的认识》说课设计《小青蛙找家》说课稿《酸的和甜的》说课设计《飞舞的蝴蝶》说课设计《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给予树》说课设计《慈母情深》说课设计《给予是快乐的》说课设计《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字体:小大】《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作者:付晓玲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482更新时间:2007-11-14 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7、,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课文讲的是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叶子被蚜虫吃光了,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因为我们知道,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个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认
18、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自己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蚜虫、叶子、小葫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点学生不好体会。老师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采用了引导的方法:蚜虫是害虫,他们是吃叶子的,那蚜虫吃掉了叶子,和小葫芦有什么关系啊?通过问
19、题的引导,学生体会到蚜虫吸掉了叶子的养分、养料,叶子就变黄了,不能给小葫芦输送水分和营养了,小葫芦就一个一个地落了。 五、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导语拉近师生的距离 上课前,我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有点紧张,但老师很想表现得出色一点,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无形的影响,更加喜欢、亲近老师,从而喜欢我的课。 (二)训练口语,激发兴趣 郭沫若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在刚刚颁
20、布的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在开始本课教学时,我采用从复习字词入手的方法,课件出示字词引起学生的兴趣。开火车读字词的方法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复习,孩子巩固了字词,并且引入了本课时的学习。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低年级段课本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定的插图。这些插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插图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最为直观的教学辅助用具。我在教授本课课文时,出示课件那个人种的小葫芦图片,请小朋友找到文中相
21、对应的自然段,然后读第一自然段,先请小朋友找找,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葫芦长得可爱?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葫芦的可爱(指名读,同桌读)。在学完一、四段课文后,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和插图,产生了新的疑问“是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发现问题使他们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再一次激发了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新提出的问题请小朋友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让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
22、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并且安排了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总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