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

ID:1538061

大小:3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_第1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_第2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_第3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_第4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每题只有一个准确选项)1.某位同学在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面两幅图,图1至图2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转变。根据所学知识判定,图中的某国指的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日本2.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实质是:A.建立近

2、代海军,抵御外来侵略B.建立近代企业,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D.开阔人们眼界,注意世界形势3.菲利浦·约瑟夫在《列强对华外交》中写道:“它揭开了(英国)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它”当指: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列强要: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美俄联军C英美联军D

3、英俄联军6.某人曾自称:“朕即上天堂,自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朕”是:A.咸丰帝   B.慈禧太后    C.洪秀全    D.光绪皇帝7.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始于:  A.三元里抗英斗争中  B.太平天国运动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8.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人民起义B.发展民族经济C,限制列强经济扩张D.获取利润,配合军事工业9.清末状元张謇曾愤而辞官,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该企业属于:A.洋务企业B.买办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

4、主义企业10.“今者闻朝廷割弃台地,以与倭人,数千百万生灵,皆向北恸哭……纵使倭人胁以兵力,而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与该事件产生直接联系的是: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北京条约》签订11.胡适曾提到自己名字的来历:有一天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这个情况可以反映当时:A.“进化论”的影响B.民族主义大行其道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社会风气趋于保守12.“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

5、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当指:A.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十月革命B.英法联军武力攻陷北京C.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战争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是在:A.戊戌变法失败后B.义和团运动失败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14.下列不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15.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中写道:“……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6、A.满清政府垮台 B.实现国号更改 C.中华民国成立 D.提出革命纲领16.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A.西方基督教义和儒家大同思想    B.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C.西方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17.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8.《新全球史》“1927年,蒋介石野蛮地、出其不意地以流血的行动反对他先前的共产党盟友,结束了这一联盟。”这里的“流血的行动”主要是指制造了:A.皇姑屯事件   B.四一二政变C.七一五政变D.宁汉合流19.右图为某纪念馆前

7、的领导人群像,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是为了纪念: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长征胜利20.“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这首诗反映的是:A.遵义会议B.中共诞生C.五四运动D.挺进中原21.维基百科对某战争定义为: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至十七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名义上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该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C.日俄战争D.北伐战争22.右图为一幅宣传画,其中的人物应是:A.蒋介石    

8、B.溥仪  C.汪精卫    D.孙中山23.法国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