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

ID:1532490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_第1页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_第2页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_第3页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_第4页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舞蹈编创中动作语汇的来源问题研究  摘要:舞蹈编创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动作语汇的编创。肢体语言一旦上升到编排高度,就需要丰富的动作语汇和适当的表达形式。怎样寻找适当的语汇来增强舞蹈作品的表现效果,就需要编导收集、提炼、创作、丰富动作语汇,解决编创过程中动作语汇的问题。  关键词:动作语汇;舞蹈编创;解构;借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10-01  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很多编导会遇到编不出动作语汇的问题。这可能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对现

2、实生活的感受能力不足,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有些是自身动作语汇库存不足,想要创新,却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解决在编创过程中编不出适合的舞蹈动作语汇的问题,就成了每一位舞蹈编导需要思考的问题。  1.解构现有的舞蹈动作  每个舞者都固有一定的舞蹈动作语汇。所谓解构动作,不是要求我们进行动作的叠加,而是要把固有的动作元素进行分解,找到它的任何可变性,然后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动作的可变性,可以从其本身的动态、动力、节奏、空间、方向上去考虑。  在动作编排过程中,总会遇到顺不下去的情况,卡在某一个地方。有时候勉强接

3、下去确有前后风格不搭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我们必须认识到编排中最主要的问题不是竭尽全力去创造新的动作。动作"创新"的本质不是在寻找新动作上,而是对已占有的大量动作深入本质去解析,从不同角度和方式上对其进行解剖,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要看到,占有大量丰富的动作语汇虽然是件好事,但也容易掉进舞蹈"形式主义"的泥淖。动作太舞蹈化,就难以冲破舞蹈表层结构的限制,使舞蹈的表现时空受限。如果能换个思维方式,从力度、节奏等方面去开拓更多的动作,就可以弥补动作语汇不足的缺陷。  2.借鉴其他形式的

4、舞蹈动作  2.1对民间舞、现代舞等其他舞种进行借鉴。纵观几届桃李杯舞蹈大赛的作品,真正拥有新的创新理念的作品并不多见。舞者自身的条件无可置疑,但仅仅凭借技巧性动作的堆砌,把"创新"建立在主题思想换个说法上,是无法达到舞蹈在创新层面上的要求的。同样一部作品,换个音乐、服装、名称,动作再重新组合一下,又会变成另一部作品,这样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只能摧毁舞蹈的创新之路。如果单单从动作上无法出新,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他舞种的优势,比如民族民间舞。民族民间舞是祖祖辈辈总结创新出来的舞蹈结晶,其在动作规律、动态动势以及动

5、作发展轨迹上都有值得编导借鉴的地方。如何取用?当然不能采取"拿来主义",采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元素的目的,是把其动作元素作为动机,去顺势发展寻找不同于其他的新的动作元素。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元素在这里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现代舞及其他舞种,都拥有其自身的优点,现代舞动作的动势发展,国标舞中双人之间的借力发力,古典舞中圆、拧倾的动态规律,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吸收和借鉴可利用的资源,丰富自身的舞蹈动作元素,不断创新舞蹈动作语汇,才能不断强大自身舞蹈动作语汇的储备库,建立起丰富的带有个人标识的动作体系。 

6、 2.2观察生活中可上升为舞蹈动作的肢体语言.西方现代舞先驱弗德尔萨特认为"人的任何内心活动都是与其自身的某种外行动作密切相关的"。动作语汇来源于生活,舞蹈编创者只有熟悉生活,认识所要表现的事物,并且对其有切身体会,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来。[1]舞蹈编导把生活素材转化为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舞蹈绝对不是生活和自然的复制,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的动作必须要经过提炼、加工才能成为艺术作品。编导只有用"舞蹈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瞬间,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重视自我意识,在编创中才会有"自我、创新、个性"的风采。[2] 

7、 在进入舞蹈作品编排的时候,作为编导,要弄清楚我们究竟要什么,要表达什么。丰富的生活阅历可以产生丰富的情感,并且在情感动机上产生有感而发的动作。2007年春晚上演出的《进城》就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外出务工人员赶火车进城时的场景。动作很生活化,又极具代表性,很好的刻画了一群追求幸福生活的劳动人民的形象。  2.3对戏曲、武术、杂技等进行借鉴。戏曲、武术等都是中国较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在技术技巧方面独树一帜,对加强舞蹈技巧训练很有帮助。中国古典舞就源自戏曲,在吸收戏曲元素以及基本功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

8、身韵、古典舞基训等舞蹈教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古典舞风格。  独舞《太极印象》就充分运用了太极拳的动作元素,刚柔并济、潇洒飘逸的动作语汇将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大型舞剧《风中少林》也是舞武结合的一个突出代表,将武术用舞蹈的方式讲述出来,深刻全面的体现出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  3.强化即兴训练,创新动作语汇  舞蹈创作中,作品的成功源自动作语汇与舞蹈形象的高度统一。有时候认认真真的去想舞蹈动作可能绞尽脑汁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