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

ID:15317717

大小:3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2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_第1页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_第2页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_第3页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_第4页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万佳①文静②(①江苏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②13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万佳①文静②(①江苏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②13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万佳①文静②(①江苏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②13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碎屑岩储层的评价方法万佳①文静②(①江苏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②1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摘要碎屑岩储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类储层,其油气储量约占总储量的90%以上。本文简要介绍了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属性和碎屑岩评

2、价技术与方法,包括储层岩石学研究、储层沉积相分析、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储层空间和物性评价、含油性评价、综合评价几个方面。关键词储层碎屑岩储层评价含油气评价综合评价在我国碎屑岩油气储量约占总储量的90%以上。因此,对碎屑岩储层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碎屑岩岩性类型主要为砾岩、砂岩、粗粉砂岩、火山碎屑岩。1储层基本特征(1)首先从孔隙和喉道方面进行储集评价。①岩样表面的孔隙特征分为多孔表面、致密表面、平滑表面。②孔隙度。它是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发育程度。生产中常用的有效孔隙度的评价指标:特高孔隙度Фe≥3

3、0%,高孔隙度25%≤Фe<30%,中孔隙度15%≤Фe<25%,低孔隙度10%≤Фe<15%,特低孔隙度Фe<10%一般为5%~30%,常见10%~25%。③孔隙喉道:一个喉道连通两个孔隙,而一个孔隙可连通多个喉道。常见喉道类型有: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管束状喉道。(2)研究方法。①直接观测法:岩心观测、铸体薄片法、图像分析法、扫描电镜法等。②测定法:毛细管压力法,主要为压汞法。主要测定孔隙形状、大小和分布,喉道类型、孔喉连通性等。(3)岩心裂缝观测研究法。①岩心裂缝观

4、测内容包括:裂缝基本参数、裂缝孔隙度和裂缝渗透率、裂缝系统成因、裂缝分布与深度、岩石性质的关系。②利用岩心裂缝资料可以预测井间裂缝分布和预测裂缝发育带。③探测裂缝的测井方法:电阻率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声波全波测井、补偿密度测井、电磁波测井、井径测井、井温测井、井下声波电视等[5]。2.5储层含油气性评价含油气性评价是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评价内容包括:①13确定储层含油气类型,划分岩石含油气级别。②确定流体类型。③建立流体分布剖面,建立判断油气水层各项指标的标准【4,】,【5

5、】。(1)油、气、水层的判断:①根据油砂的含油级别判断。饱含油、含油、油层;油浸、油斑、差油层、油水同层;油迹、荧光、干层、水层根据岩心划分含油级别。按含油面积大小和含油饱满程度分为:油砂、含油、油浸、油斑。②根据气测显示判断。半自动气测主要是根据全烃和重烃两条曲线的幅度来判断;色谱气测利用色谱气测解释图版或烃类气体比值图版来判断。③根据泥浆录井资料判断。油层或油气层;槽面可见气泡或油花,岩屑、荧光均有明显显示;气层: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增加,槽内钻井液面上升,有气泡;水层:无油花和气泡,钻井液

6、性能发生变化。④根据综合录井仪资料判断。油层: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增加、温度升高、电阻率增加、流量增加、体积增加;气层: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增加、温度下降、电阻率增加、流量增加、体积增加;水层: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下降、温度升高、流量增加、体积增加【9】。⑤13利用测井资料解释油气水层。油层:侵入特征为“减阻浸入”;微电位的视电阻率值大于微梯度的值,表现为正幅度差,高-中值;自然电位:偏离泥岩基线,显示为负异常;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4M、0.45M):高值;声波时差:中-高值,平台状;气层:

7、侵入特征为“减阻侵入”;微电极、SP、视电阻率:与油层相同;AC:周波跳跃或台阶状增大;中子伽玛:幅度高于油层;水层:明显的“增阻侵入”;微电极:正幅度差,中-低值;SP:负异常,幅度比油层大得多(对淡水层则显示为正异常);长电极视电阻率(4M):低阻;短电极视电阻率(0.45M):高阻;AC:中-高值,平台状(与油层相似)【10】。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所用的评价方法就是地质录井法、地球物理录[5]井、地层测试、实验室化验分析。2.6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最后要利用以上资料来进行碎屑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包

8、括储层的分类;储层的四性关系的分析;储层厚度的划分;产能和单井储量的计算。最后制出评价成果图和表。(1)综合分类评价可用如下方法进行:①前面的研(转91页)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储集空间并能使储存在其中的流体在一定压差下可流动的岩石称为储集岩[1]。由储集岩所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1.1储层基本属性(1)孔隙性:①13储集空间(广义的孔隙)。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部分称为储集空间。②孔隙的大小:孔隙是被岩石颗粒包围的较大储集空间它是流体的基本储集空间。③孔隙的连通性:连接二个孔隙的通道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