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5516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浅谈对智能电网若干基础性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论文浅谈对智能电网若干基础性问题的思考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5我国应制订积极的新能源技术革命(含智能电网)国家战略 5.1引导智能电网成为推动新能源相关技术进步的公共平台 当今世界并不缺乏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而是缺乏对于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价,新能源技术革命将成为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超导材料等一些需要大量投入进行实用化的技术,电动汽车等一些长期无法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技术,大规模风电、太阳能电站等一些存在争议的技术,智能电表等一些需要公众高度支持广泛参与的技术,都可能在新能源技术革命
2、的体系下获得试验(试错)以及滚动发展的机会。而电网既不能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制约瓶径,更不能利用垄断优势地位索求利益。政府应承担起对于推进新能源相关技术进步的责任,提高电网的开放性与公益性,促进新能源技术与电网的结合,引导智能电网成为技术推广与技术升级的公共平台。一是在技术不成熟阶段将扶持重点放在研发环节,在明确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基础上给予风险投资;二是在新能源项目招投标中应以技术招标为核心,不能仅仅利用商务招标压价,要为真正具有技术先进性的企业提供原始积累滚动发展的机会;三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将新能源技术升级
3、的成本传导到销售价格,保证输配电环节正当利益,激励需求侧节约能源改进消费方式;四是引进项目不能满足于产业低端的生产制造,应将重点放在对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乃至借鉴创新。 5.2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必须争取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 观察近年来的很多战争实例,电网都成为主要的被攻击目标。随着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通过电网系统输送的能源量与信息服务量都将大幅度增加,除了直接的攻击与破坏,对于电网的制约与控制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类似北斗GPS系统以及手机3G系统,我国从技术的消费者与标准的接受者,争当技术
4、的竞争者与标准的提供者,是大势所趋。我国智能电网也应努力争取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一是在参考各国技术发展规律与方向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国情与现实,确定中国自己的新能源技术革命总体内涵、路线和发展规划;二是整合科技资源,促进跨学科跨产业的联合,制订抢占技术革命高端的国家战略并全力实施;三是发挥制度优势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改变科研机构依从于企业利益的现状,重新组建新能源研发的“国家队”;四是在对外交往中,将新能源发展战略列入国家外交战略,积极参与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密切跟进国际新能源技术进步的进程。 近年来欧美等
5、发达国家对于新能源技术高度重视,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更是高调倡导包括智能电网在内的新能源技术革命,但应看到目前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技术差距还没有完全拉开,我国应发挥“举国优势”,努力在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中争取到比较主动的地位。word格式论文 6电网企业应努力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 6.1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在IT技术应用中争取主导地位 电网企业是IT技术最大的买家之一,但“重一次,轻二次”是电力行业的墒疾之一,通信、自动化、计量等专业在电力行业传统上属于受重视程度比较低的附属专业,相关人员的技术素质往往低于电
6、力行业以外(例如IT行业)的同专业人员。虽然我国电网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在继电保护、安全调度等方面远比绝大多数国家经验丰富、要求严格,但在IT技术应用中往往并不是最受尊重的消费者。智能电网不是IT技术的简单延伸,不能再由IT企业主导。我国电网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消化创新,加紧培养自己的IT技术人才,争取真正主导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提高相关技术的稳定性并延长设备技术寿命,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以及整体协调性。 6.2适应新能源技术革命是电嘲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新领域 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第
7、四次技术革命是大势所趋,更是我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取向。智能电网在本轮技术革命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完成新能源技术革命不可缺少的公共平台。随着新能源技术革命的逐步深入,适应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变化与需求会成为电网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主动参与改革尽早回归非营利性非竞争性的公用事业本色,才是符合电网企业长远利益的战略选择。 电网企业是建设智能电网、推进新能源技术革命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这是光荣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对一些传统做法与惯性思维的挑战,因此电网企业首先要对自身进行革命,通过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而不仅
8、仅是迎合与利用舆论的机巧,才可能真正成为推动新的能源输送与控制技术革命的中流砥柱。 7监管机构应积极关注并同步参与智能电网发展 7.1智能电网对电网安全监管提出新挑战 随着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电网安全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电网的规模不论是空间距离还是元件类型都将大幅增加,调度自动化、保护配置等二次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