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4963
大小:7.27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7-11-12
《镇雄县石笼箱煤矿计划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镇雄县石笼箱煤矿计划书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矿井位于镇雄县城东南85°方向,平距10km处,位于镇雄煤矿南部井田的东南边缘。地处镇雄县泼机镇境内。地理坐标54坐标系统,东经105°01′52″~105°02′52″,北纬27°26′26″~27°27′27″。镇雄至贵州省毕节市的省级公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矿区至该公路有14km的简易公路,矿区距镇雄县城27km,距贵州毕节市81km,距内昆铁路彝良大寨230km,距威宁站200km,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貌及河流井田属高原低中山侵蚀、溶蚀地貌,地形切割中等;地势北东高西南低,最高点为矿
2、区东部的摆洛大山,海拔标高+2244.3m,最低点位于矿山西南部的缓坡地带,海拔标高+1936m,矿区最大相对高差为308.3m。该区属长江水系支流——乌江流域,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有少量季节性沟溪分布。三、气象及地震㈠气象矿区地处云贵高原滇东北中~高山区,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据镇雄县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区内年平均气温11.3。C,年平均降雨量为913.4mm,每年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冬季冰冻时间较长,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冰冻期。11—1—1交通位置图图1—1—1矿区交通位置图采矿工程毕业设计2021年6月编制㈡地震按《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
3、01表明,该区地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划分为第一组。四、矿区经济概况矿区一带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济十分落后。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荞、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区内一带煤炭资源蕴藏较为丰富,工矿企业主要有煤矿、水泥厂及小型红砖厂、空心砖厂。石笼箱煤矿的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五、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石笼箱煤矿位于镇雄煤矿南部井田的东南边缘,煤矿西边与沟门口煤矿相邻;东边与裕隆煤矿相邻。本矿井与四周煤矿无矿界重叠,详见下图。石笼箱煤矿及周边煤矿分布图1-1-2六、水源和电源、通信水源:选取距矿井工业广场0.5km的山泉水为生活用水水源
4、,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水源采用处理后的井下水。电源:本矿井已有一回10kV煤矿专用电源线路,引自泼机35/10kV变电站,导线为LGJ3×95,距离4km,另新建一回10kV煤矿专用电源线路引自屏桥35/10kV变电站,导线为LGJ3×120,距离8.5km,从而形成双回路供电。通讯:该矿有程控电话对外联系,另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本矿区。七、井田内小煤窑情况由于矿井内煤层埋藏较浅,地表有煤层出露,在矿井的南翼边界曾有小窑开采,目前已关闭。老窑LD2原采用人工背煤,人工挖煤,开采强度低,且回采率也低,据调查,共计采煤量为1万t;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八、井田内不良工程地质通过野
5、外调查,则未发现新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在原石笼箱煤矿主斜井有小型的山体滑坡。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层井田内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由老至新分述如下:㈠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灰绿色、墨绿色致密状、杏仁状玄武岩,顶部为灰白色玄武质凝灰岩。组厚大于300m。㈡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出露于井田南东部一带,为一套陆相细碎屑岩含煤建造。由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1、下段(P2l1):为浅灰、灰绿色中厚层
6、状泥质粉砂岩及细砂岩,含菱铁矿结核,局部夹菱铁岩薄层。含不可采之薄煤1层(C10)。本段地层厚42~66m,平均厚60m。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2、中段(P2l2):为浅灰、灰绿、灰褐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局部夹灰绿色粉砂岩、钙质细砂岩及菱铁岩薄层。含不可采之薄煤1层(C9)。底部灰绿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厚1~6m,是划分中段与下段的I1标志层。本段地层厚42~55m,平均厚50m。3、上段(P2l3):为主要含煤段。由浅灰、灰黑、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中、下部含鲕粒状及团块状菱铁矿;上部含结核状及条带状黄铁矿。由上至下含
7、编号煤层8层(C5a、C5b、C5c、C6a、C6b、C6c、C7、C8),除C5b和C6a为矿区内稳定的可采煤层外,其余均为局部点可采或不可采之薄煤层。含大量较完整的小壳腕足类动物化石,且仅见于C5b煤层顶板以上。底部浅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厚2~5m,是划分上段与中段的I2标志层。本段地层厚40~68m,平均厚50m。㈢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呈条带状分布于井田中南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由灰-灰黑色薄-中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