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

ID:15227780

大小:13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_第1页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_第2页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_第3页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_第4页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评定,促进森林自然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申报、推荐、评定和监测。第三条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是指以森林等自然资源及其衍生产品为依托,通过建设相应的必要基础与配套服务设施,开发提供森林教育、湿地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等各类型产品与服务,实现多元生态文化与体验教育功能的特定区域。第四条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申报、推荐、评定和监测,坚持自愿、公开

2、、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区域平衡,发挥行业协会和专家作用,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不干预申报单位自主合法经营。第五条林业厅负责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成立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定专家委员会,每三年换届),承担省级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评定、监测等工作。评定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具体实施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等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服务等日常工作。14市(州)、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申报初审、审核、推荐和监测等工作。第二章

3、申报第六条申报条件。(一)申报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1、资源环境(1)基地面积应满足森林自然教育活动需求。按基地面积规模可分为小型基地(<10公顷)、中型基地(标准型)(≥10公顷,<100公顷)、大型基地(≥100公顷)。(2)四至边界清晰,权属无争议,能长期作为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使用;(3)生物多样性与人文价值满足森林自然教育需求;(4)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等地质灾害安全隐患;(5)森林生态环境安全健康,无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风险记录;(6)基地外延五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7)生活饮

4、用水、环境空气等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8)可达性好,连接外部的公路通畅且符合安全行车要求。2、设施设备14(1)配置有展示与查阅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历史变迁等信息的展示、查阅、宣传设施,例如森林博物馆、标本馆、森林体验馆、图书资料馆、珍稀植物园(圃)、特色植物收集圃、宣教中心等;(2)配建有多功能的步道设施,例如森林体验步道、生态体验步道、自然观察小径、赏花步道、观鸟步道、观景步道、空中廊道、山地自行车道等;(3)配置有定点体验休憩场所与设施,例如观景台、动物观察哨所、树屋、森林浴场

5、、日光浴场、亲水场所、攀援设施(攀岩或攀树)、森林创意坊、森林教室、森林作业体验场、露营地(帐篷营地)、冥想场所、休憩座椅、秋千、滑梯等; (5)根据体验路径格局,配置有必要的森林自然教育解说、引导标识和标牌以及森林防火宣传碑牌;(7)配置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例如访客问询和服务中心、纪念品(含林产品)销售处、休息场所、避难所、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停车场等 。(8)具备进行意外伤害应急救护能力。3、运行管理(1)坚持保护优先、低碳节能、文化主导、以人为本、体验导向的建设原则。在建设和运行中始终注重自然环境

6、影响最小化,尽量使用取自本地的环境友好型自然建筑材料;积极发现、挖掘和传承优良的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2)编制有森林自然教育基地发展规划或建设方案;14(3)有负责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管理机构和相应人员,基地制度和行为准则健全;(4)配置有熟悉基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基地森林自然教育产品与服务以及应急处置流程的森林自然教育体验师或讲解员;(5)有符合基地实际的安全保障方案、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6)鼓励创新机制,引导林农以林地入股方式参与森林自然教育基地建设与发展,共享改革、保护、发展成果。4、产品服务(

7、1)立足于基地条件,制定有主题明确、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森林自然教育方案与活动计划;(2)开发有彰显基地特色的森林自然教育课程;(3)具有展现宣传基地森林自然教育理念的宣传手册。第七条具有以下条件的,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一)在探索森林自然教育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申报基地;(二)重点贫困地区申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或其它地区申报的具有创新性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第八条申报材料。(一)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评定申报书(附件1)。(二)相关证明及支持材料。141.申报单位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

8、码证(复印件);2.申报基地位置图、基地森林等资源分布图和基地总体布局图;3.申报基地的土地权属或林地、林木权属证明(复印件);4.基地运营现状材料,包括森林自然教育规划或建设方案、自然教育手册或编制方案、森林自然教育课程或编写方案、已开展的森林自然教育活动总结及相关管理制度等;5.基地森林自然教育体验师或讲解员的工作能力及经验证明材料;6.其他证明与支持材料。第九条申报程序。(一)申报单位将有关材料向所在地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