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现代研究进展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

ID:15206060

大小:4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2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_第1页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_第2页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_第3页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_第4页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榆现代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榆现代研究进展【关键词】地榆;综述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var.longifolia(Bert.)Yüet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其性微寒、苦、涩、酸,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用于便血、痔血、水火烫伤等症。笔者主要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等进行了现代文献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地榆提供借鉴。  1化学成分研究  地榆中含有多种化

2、学成分,茎叶含槲皮素、山柰素的苷、熊果酸、维生素C;花含矢车菊苷、矢车双菊苷;根含鞣质(17%)和三萜皂苷(2.4%~4.0%),此外,还有黄酮、蒽醌、甾体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因地榆药用部位为根,所以主要对《中国药典》规定品种的根部化学成分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研究。  1.1皂苷及其苷元  1971年,Itiroy等[2]首次从地榆中分离出地榆皂苷Ⅰ(3β15-o-阿拉伯糖基-19α-羟基-乌索-12烯-28-β-D-葡萄糖基酯)、地榆皂苷Ⅱ(3β-O-阿拉伯糖基-19α-羟基-乌索-12烯-28羧酸)和B、E;此后,秦氏等[3]从

3、地榆中分离出SauvissimosideR1、Polemicacid-28-O-β-D-葡萄吡喃糖苷;姜氏等[4]分离出Pomolicacid、SuavissimosideF1(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3,28-三羧酸-28-β-D-葡萄吡喃糖基酯);曹氏等[5]分离出地榆苷Ⅰ、Ⅱ,3β-O-阿拉伯糖基-乌苏-12,19-二烯-28-O-葡萄糖基酯;另外,《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手册》中记载地榆还含有坡模酮酸[6]。  1.2鞣质等酚酸性化合物  1984年,TanakaT等[7]从地榆中分离出4,6-O双没食

4、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Ⅰ、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Ⅱ、2,3,4,6-O四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3,6-O三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甲苷和3,4,6-O三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甲苷;1985年,TanakaT等[8]又分离出1,2,3,4,6-O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没食子酰儿茶素、没食子酰葡萄糖、丙氰定、4,6-六氢二苯-D-葡萄糖、地榆素H-6、H-11;此后,曹氏等[5]从地榆中分离出没食子酸;秦氏等[3]分离

5、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程氏等[9]分离出阿魏酸;还有文献报道从地榆中发现矢车菊苷和花色素苷[10]。15  1.3黄酮及其苷类  程氏等[9]从地榆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出槲皮素-3-半乳糖-7-葡萄糖苷和山柰素-3,7-二鼠李糖苷;秦氏等[3]分离出(+)-儿茶素。  1.4甾体及其苷类姜氏等[4]从地榆中分离出β-谷甾醇,其后程氏等[9]也分离出β-谷甾醇;曹氏等[5]分离出β-胡萝卜苷。  1.5其他  王氏等[11]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出地榆中含有锌、钙、铁、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并发现其中钙的含

6、量最高,认为这可能与地榆的止血作用有关。  2炮制学研究  2.1炮制工艺、质量研究15  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只收录了地榆与地榆炭两种饮片,且地榆炭标准只规定为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无明确温度、时间等要求。通过正交试验,丁氏等[12]选择温度、时间、炮制方法3个因素,以止血作用为指标对地榆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在250℃下炒制7.5min,得外表黑褐色、内部棕黄色的工艺为最佳,且鞣质含量明显升高,止血、抑菌作用明显。徐氏等[13]也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温度、时间、炮制方法、饮片厚度4个因素,以

7、鞣质含量为指标优选地榆炭炮制工艺,结果表明2~3mm厚的饮片在255~260℃炒制9min得炭最佳。田氏等[14]对地榆在不同方法及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炮制品收得率、煎出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以烘烤品最高,砂炒品次之,清炒品最低;在200℃时,炮制时间清炒以8min、砂炒以5min为宜,认为地榆炭入药以烘制品为佳。因此,确定地榆最佳炮制工艺是控制地榆炭质量的最关键、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此外,地榆炮制方法尚有醋制、酒制、盐制等,但因《中国药典》并未收载且都无定论,在此未做研究。  2.2炮制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15  鞣质具有

8、收敛作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化合物,沉淀在黏膜表面,从而起到止血、保护黏膜等多种作用。南氏等[15]在地榆炮制中以鞣质含量、止血时间、凝血时间为指标,对地榆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烘制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榆制炭后鞣质含量降低,且随温度升高、时间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