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0488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作者:孟凡喜,刘延东,李飞菲【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片内服。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疗效及作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骨性关节炎;中药离子导入;针灸骨关节炎(osteoa
2、rthritis,OA)是老年常见骨伤科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治疗手段繁杂,但到目前为止,OA仍然缺乏更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从2004年9月~2006年3月,笔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并以扶他林为对照,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44例;年龄43~68岁,平均52.4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5.18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入选病例全
3、部参照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进行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消化道溃疡史。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2001年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ˉx±s)检验。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中药离子导入药用羌活、威灵仙各60g,狗脊、续断、透骨草、草乌、乳香、没药、当归、川芎、蒲公英、赤芍、白芷、延胡索、天南星各3g,煎煮取汁500ml。用电
4、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生产,型号:HY-D01)治疗;每次选2个10×6cm大小的药垫在药液中煮沸,冷却至约45℃5后分别放置在病变膝关节处,将2个电极分别放在药垫上,选择中频脉冲电流,调整电流强度至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min,每日1次。针灸取膝眼、鹤顶、阳陵泉、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用平补平泻针法,每次留针20min,每日1次。2.2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扶他林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片剂批号:20040203)每次5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期间停用所有其它药物。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记
5、录药物不良反应,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痹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或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能自理或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无效:和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3.2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3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6、表12组疗效比较5 4讨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目前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繁多,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出OA治疗的金字塔方案,即以病人的教育、社会支持、减轻体重等措施为基础,必要时辅以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无效的情况下依次加用口服NSAIDS,对乙酰氨基酚等,急性发作时可在关节腔内注射皮质激素,有不可逆性功能障碍时可采用关节置换[3],但关节置换目前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费用上均难以普及。因此,现在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还没有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应为痹症范畴。笔者采用羌活、威灵仙、草乌
7、、白芷以祛风除湿散寒;乳香、没药、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狗脊、续断以补益肝肾,扶助正气。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利用直流电将中药以离子方式通过皮肤导入体内,综合了直流电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大大增强了治疗效果。针刺内外膝眼、鹤顶、血海以活血利湿,疏通局部气血,关元、足三里以益气,补肝肾。阳陵泉为筋之会,有舒筋活血之功,针刺阿是穴直达病位,有松解粘连止痛之效。现代实验研究认为,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虽骨质增生并未解除,但可消除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症状而达临床治愈之目的。【参考文献】5[1]李海蜂,译.
8、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新进展[J].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2001,18(2):90-9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212-213.[3]Hoc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