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

ID:1519977

大小:5.51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7-11-12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_第1页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_第2页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_第3页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_第4页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0.1编制依据及原则0.2工程概述0.2.1基本情况仁达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砻江干流上游河段,坝址位于新龙县大盖乡上游约6km左右河段内。初步选定上、下两个坝址。原规划坝址为上坝址,其下游约2km河湾处为下坝址,作为预可研阶段的比选坝址。仁达水电站该上坝址距离新龙县城约63km,距离甘孜县城约53km,距离理塘县城约243km。目前仁达水电站处于规划和预可工作同步进行中,预可阶段仁达水电站坝型主要考虑混凝土坝和当地材料坝两种坝型,根据两岸地形条件和覆盖层较浅的特点,初步考虑混凝土坝以重力坝作为代表坝型,当地材料坝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2、为代表坝型,坝高约140m,初拟正常蓄水位3285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约1.99亿m3,调节库容0.25亿m3,装机容量400MW。仁达水电站高线过坝交通工程布置于电站坝址左岸区域路线于电站下坝址下游约1000m处顺接既有S217线,经约750m的展线爬坡,在适当位置设过坝隧道绕避电站枢纽设施,至电站坝址上游约700m处沟口出洞(洞口高程在电站正常蓄水位以上)。本次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招标内容为为隧道段,招标起止桩号为K0+770.00~K2+440.00,隧道全长1670m。本段线路设计采用电站场内二级公路标准,同时线路作为库区淹没复建公路的一部分,其平纵线形需同时满足《公

3、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设计速度40km/h的三级公路标准。0.2.2主要控制技术指标仁达水电站坝址区位于高山峡谷区,坝址位于河湾道上,现有S217线在坝址区左岸低高程通过。电站建设施工时将中断现有S217线,影响其正常通行。因此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主要满足在地方交通永久过坝及电站建设期场内物资运输需求,并作为电站建设完成后移交给地方作为库区淹没复建公路的一部分。根据仁达水电站工程规模、电站枢纽格局初步成果、电站预可施工初步规划88以及《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2007),左岸高线过坝方案采用设计速度30km/h的电站场内二级公

4、路标准,同时线路作为库区淹没复建公路的一部分,其平纵线形需同时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设计速度40km/h的三级公路标准。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详细见下表:仁达水电站左岸高线过坝交通主要技术指标表1-1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指标值公路等级三级/电站场内二级设计速度km/h40车道数条2路基宽度m8.5行车道宽度m7.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00线路最大纵坡%7隧道段最大纵坡%3路面结构类型混凝土路面隧道设计建筑限界m9.0×5.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2其余技术要求参照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执行。0.2.3本标工作范围

5、本次左岸高线过坝交通工程招标内容为为隧道段,招标起止桩号为K0+770.00~K2+440.00,隧道全长1670m。0.3施工条件0.3.1地形、地貌仁达水电站高线过坝交通工程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区划属川西高原,紧邻川西南高山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貌基本形态是具夷平面(或山麓剥夷面)的大起伏高山。区域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了区内主要山脊的总体走向,区域上呈现出“构造地貌”山体的特征,其中一级山脊受大区域分区构造、川西高原抬升作用的控制,二级山脊受掀斜作用、区域褶皱构造以及区域断裂的控制。区内山顶海拔一般4000~5000m,最高峰为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m。工程区新生代

6、以来形成了三级夷平面,一级夷平面即“高原期夷平面”,研究区内称为“理塘期”88高原夷平面。该期夷平面海拔为4600~4800m,为本区海拔最高的准平原化夷平面,呈平顶状或缓波状起伏山脊或山顶,显示明显的山顶平台地貌景观。二级夷平面海拔为4200~4400m,呈小面积谷肩式平台套生在分水岭间,是高原夷平面破坏后,地壳抬升过程中停顿形成的次级夷平面。三级夷平面海拔为3800~4000m,其特征与二级夷平面类似,表现为小面积谷肩式平台套生在分水岭间,属剥蚀面性质。0.3.2水文及气象本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及地区分布,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雅砻江流域洪水主要

7、由暴雨形成,一般出现在6~9月,主要集中在7、8两月,且多连续降雨。雅砻江较大洪水多为两次以上的连续降雨形成。汛期内连绵不断的降雨使河流底水逐渐抬高,如发生1~3日较为集中的大面积暴雨,即可形成较大洪水。洪水过程多呈双峰或多峰型,一般单峰过程6~10天,双峰过程12~17天。洪水起涨时底水流量较大,一般可占洪峰流量的1/2~1/3左右。由于流域大部分地区雨强不大,加之流域形状呈狭长带状,不利于洪水汇集,故洪水一般具有洪峰相对不高、洪量大、历时长的特点。工程区所在雅砻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