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9462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9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9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原发性中轻度高血压病患者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片12.5mg口服1次/d,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12.5rag)1片(150mg/12.5mg)。1次/d,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氢氯噻嗪片原
2、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血压的长期增高可导致身体各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所以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治疗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4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定点于我公司药房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门诊特定病种患者49例,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病史者;妊娠哺乳者;已知对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过敏者及不能合作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
3、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52~76岁,平均(62±11)岁,病程3.0—8.5年,平均(5.5±3)年;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51~75岁,平均(63±12)岁,病程3.0—7.5年,平均(7±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nag),1片/次,1次/d。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片12.5mg/次,1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且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1.3观察指标:患者由固定医生使用
4、立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方法测量,患者坐位休息15分钟后测右上肢血压2—3次,取其平均值做为本次血压。隔天测量血压1次,均在上午8:00—10:00之间测量。1.4疗效评定:血压的评价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血压疗效评价标准[1]判定:显效,DBP下降>l0mmHg(1mmHg=0.133kPa)并降至正常,或虽未降至正常但降低20mmHg以上;有效,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虽未降至正常但降低10—19mmHg;若是收缩期高血压,SBP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有效=
5、总有效。1.5统计学处理数据χ±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4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表1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比较[例(%)]3讨论目前中国有近2亿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6%,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应受到高度关注。高血压患者积极的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厄贝沙坦是一种高度选择的非杂环类血管紧张素II一1型受体(ATl)拮抗剂,可非竞争性地与ATl结合,具有阻断血管平滑肌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及醛固酮释放等生物学活性,具有高亲
6、和力,高特异性、高选择性、无激动剂活性,不增加缓激肽聚集等特点[2,3]。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和袢升远端,抑制该处钠离子重吸收,减少血容量,起到降压作用。二者联用既从降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激活的角度改善血压,又从减少容量负荷的角度协同降压作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优点表现在两药的互补除协同降压,还可以相互减少或抵消单药长期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上所述,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优于氢氯噻嗪,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具有增加降压效果外,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4[1]余静.
7、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1997,5(1):51-52.[2]MeredithPAOptimaldosingcharacteristicsoftheangiotelasinIIreceptorantagonisttelmisartan[J].AnJcardid,1999,84(2A):7k一12k.[3]徐秋琴.抗高血压的新药厄贝沙坦[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5):628—62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