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合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三合汤;焦树德;中医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其病情迁延,易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可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又多被视为胃癌的前期病变,因此,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运用焦树德老中医治疗胃痛的经验方“三合汤”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观察的80例患者为2005年3月-2008年6月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有关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1],且经胃镜检查符合浅表性胃炎诊断及分级标准,组织学
2、分级标准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井冈山会议关于“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排除下列情况:①伴有胃穿孔、胃息肉、胃出血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和精神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 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4.8±7.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3.7±1.6)年。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0~65岁,平均(35.6±6.2)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
3、7年,平均(3.5±1.4)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三合汤治疗。药物组成:高良姜、制香附、乌药各12g,百合、丹参各30g,檀香(后下)、砂仁(后下)各6g。随症加味:胃痛甚者加五灵脂、延胡索各12g;嘈杂泛酸者加海螵蛸30g、吴茱萸9g;胃脘部胀满、食后尤甚者加佛手、香橼各12g;嗳气甚者加竹茹、姜半夏各12g;食之不化者加焦神曲、炒麦芽各12g;便溏腹胀者加白术、莱菔子各12g;两胁胀痛、喜叹息者加柴胡、川楝子各12g;焦虑失眠者加酸枣仁15g
4、、生龙骨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吗丁啉片,10mg/次,3次/d;灭滴灵0.2g/次,3次/d;呋喃唑酮片0.1g/次,2次/d。治疗期间,2组均停服其他药物,忌食辛辣、煎炸和刺激性食物。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休息5d后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5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的有关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且减轻2个级度或达轻度者;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黏膜慢性炎症明显
5、好转,且减轻1个级度或达轻度者;有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减轻1个级度或达中度者;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病情恶化者。 4结果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中临床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愈显率7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愈显率40.0%,总有效率75.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54,P=0.000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P=0
6、.0339)。结果提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5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急性胃炎反复发作、持续不愈,进而演变成本病;②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③5十二指肠液的反流,损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对其治疗主要是清除HP感染、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蠕动以及减少肠液反流等。 三合汤系焦树德老中医治疗胃痛的经验方,由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高良姜辛热而温胃散寒;香附味辛微苦甘而性平,能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
7、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百合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且百合能“补中益气”(《本草经》);乌药快气宣通,温顺胃经逆气,故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益气复衰。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调脾胃;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合用,以丹参功同四物,砂仁兼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丹田”,故对气滞血瘀、日久不愈、正气渐虚之胃脘痛,不但能活血化瘀定痛,还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全方共奏温中和胃、散郁化滞、调气养血之功。有文献报道,凡气、血、痰、食、寒、湿诸邪郁滞中焦而致胃脘胀满疼痛、嗳气泛酸、纳差痞闷者,用
8、焦老之三合汤确有良效[3]。本观察以此为基本方,并随症加味,疗效颇为满意。【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