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8777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疗法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疗法观察【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吸入疗法;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 [摘 要]目的:研究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雾化吸入疗效观察。方法:对89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组,两组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1组行单纯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2组选用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对照组不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治疗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最佳。结论:吸入治疗较单纯静脉用药有明显优越性,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较单纯β2受体激动剂吸入能更好地控制及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吸入疗法;β2受体
2、激动剂;糖皮质激素 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的突然出现或进行性加重。常有呼吸窘迫,以呼气峰流速值的下降为特征,为尽快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采用雾化吸入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5 1.1 临床资料 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3岁以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89例,起病时间<1d,无呼吸衰竭,心脏衰竭并发症,并排除异物吸入,先天性气道畸形等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1个月~12.5个月;将治疗组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3.1个月~13.2
3、个月。每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 诊断标准 按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1]。 1.3 治疗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1组: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万托林)0.5ml~1ml+生理盐水2ml;2组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万托林)0.5ml~1ml+布地奈特混悬液(普米克令舒)0.5ml~1ml+生理盐水2ml,采用压力吸入器给药,每次吸入10min~15min,疗程3d~4d。5 1.4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3d内,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4、,呼吸平稳,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用药4d后,喘憋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转,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无效:用药4d后,上述症状及体征改善轻微或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48.84%,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1%;治疗2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0%。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以治疗2组为佳。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气道炎症是引起气道5
5、反应性增高和反复出现临床症状的物质基础。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临床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在处理急性发作时,要快速缓解,尽快的解痉同时加上强有力的抗炎。传统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是静脉茶碱加全身糖皮质激素,世界卫生组织和GINA则主张首选吸入治疗。本研究证实了吸入治疗较单纯静脉用药有明显优越性。β2受体激动剂刺激肾上腺素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将ATP3,5CAMP,提高细胞内环腺苷酸水平,直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同时通过刺激肾上腺素受体产生很强的肥大细胞膜保护作用,保持气道功能的完整性。糖皮质激素能强有力及多方位对
6、抗支气管哮喘非特异性炎症。本研究可以看出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较单纯激素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运用有相互协同抗炎平喘作用,β2受体激动剂可增强激素受体的兴奋性[2],激素可促进β2受体的表达和合成,间接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3]。在细胞水平研究两种药物合用可促进T细胞的增埴及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发生,更有效控制哮喘的相关病症。两者合用也可减少激素的用量和预防β52受体敏感性的降低,具有安全,副作用最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吸入治疗是利用呼吸把药物以气雾形式经气道直接到达肺部病变部位,作用直接,起效迅速,避免了对非病变器官的影响;同时用药剂量小,大大减
7、少了毒副作用,疗效高并且使用方便,但是吸药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我们采用压力雾化吸入器,选用合适的口器和面罩,它不需要患者配合,随患儿呼吸不断被吸入肺内、对口咽部刺激小,吸入肺部的药量较高,疗效好于其他吸入方法。方便简单,操作容易,对患儿无任何痛苦和异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如声嘶,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等并发症要及时发现并做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