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84996
大小:27.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关系【摘要】 目的:了解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测量182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前宣教与孕期知识普及,减少孕期肥胖发生率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措施之一。【关键词】肥胖体重增长过度糖尿病高血压病 近年来,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逐渐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200
2、4年3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825例,经筛选其中建立完善的孕期保健卡,符合孕前体质指数BMI≥25kg/m2与体重增长过度(孕期体重增长≥15kg)的孕妇106例(5.81%)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及与胎儿体重的关系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10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4.72岁;身高151~170cm,平均159cm;体重65~110kg,平均84kg;分娩时孕周36~41周+1,平均38周+2;其中初产妇98例,经产妇8例。随机从孕妇中抽取220例作为对照组,
3、年龄20~36岁,平均24.87岁;身高150~173cm,平均160cm;体重59~76kg,平均70kg;分娩时孕周35周+6~41周+3,平均38周+1;其中初产妇199例,经产妇21例。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前均无内科合并症。 1.2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1.3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比较孕产妇妊娠期发生情况,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1]标准判定。观察组孕妇106例中发生妊娠期糖尿病14例(13.21%)、妊娠期高血压13例(12.26%);对
4、照组220例中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分别为7例(3.18%)、15例(6.8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两组新生儿体重情况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3720±480g,巨大儿29例(27.36%);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体重3310±472g,巨大儿13例(5.91%),两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4 有研究表明[2],肥胖孕妇可能导致妊娠期并发症增加。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含量低,肥胖者无论非妊娠期还是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发生率均增高。而妊娠后胎盘分泌大量拮抗胰岛素
5、的激素和胎盘胰岛素酶,该酶为一种溶蛋白酶,可使胰岛素降解为氨基酸及肽而失去活性,从而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妊娠期体内水钠潴留及脂肪组织增多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液浓缩,从而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资料研究证实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度为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妇女自妊娠期开始直到产后哺乳期均为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过程。但目前临床上尚存在孕前指导及孕期保健不够完善、年轻夫妇对营养知识的缺乏,一味强调营养而忽视了营养过度给妊娠带来的严重后果。过多的能量将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孕妇的腹壁,填充于盆腔及
6、阴道内,造成阴道分娩时宫口扩张减缓、总产程延长、产程异常。由于胎儿过大,造成子宫过度膨胀,影响胎先露下降,导致原发性或继发性产程乏力,出现产程延长等产程异常。本组资料由于统计不全,不能进行相关分析,但有作者报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加强孕前宣教与孕期知识普及,减少孕期肥胖发生率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措施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整个孕期体重平均增加12.54kg为宜。但也要因人而异,对准备怀孕的肥胖妇女,孕前应当适当调整体重,孕期注重营养膳食,适当控制营养素及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妊娠后期,更要密切配合临床医师的膳食指导,致使每周体重增
7、加0.3kg为宜。同时,对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妊娠期要加强管理,做好产前检查,分娩期加强观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情况,应充分估计到巨大儿的可能性,对经阴道分娩困难者应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参考文献】[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136.[2]LuGC,RouseDJ,DuBardM,etal.Theeffectsoftheincreasingprevalenceofmaternalmorbidity[J].AmJObstetGynecol,2001,185(4):845-8
8、49.[3]张洪芹,吕耀凤,蔺香云,等.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2):117-11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