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

ID:15184860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_第1页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_第2页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_第3页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_第4页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影响摘要: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然后对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分析,认为外资并购主要通过三个中间变量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不同目标利益相关者的契约联合,因此治理结构对企业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企业运行的目标。在经济转型中,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是十分关键的问题(Roalnd,1999)。外资并购国有企业首先带来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那么,

2、传统国有企业中治理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又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理论和实证层面的深入研究。    一、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治理结构根源    要理解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首先需要对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本文看来,企业治理结构是主要利益方讨价还价的结果。而从国有产权的“公共资源”8特性开始,我们可以推导出传统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状态。  国有企业产权在法理上属于全体公民所有。但是,Alchian(1981)指出,名义上的产权与实际产权并不是一回事。由于在事实上完全界定产权不容易,所以即便在法律上

3、把资源清楚地界定为某个行为者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公共领域”,即那些名义上属于某人所有,而由于产权实际执行成本过高而无法保持其权利的排他性(Barzel,1989)。公共领域并不是“无主财产”,但由于维护产权的成本过高,在实际生活中它的产权属性是模糊的。对国有企业而言,名义上的产权属于全体公民所有,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一定的“公共资源”,为此需要对产权进行界定,实际产权归属要视各利益相关者讨价还价的状态而定。  要分析现实中的各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安排,需要对围绕“公共资源”的产权博弈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围绕国有企业的实际产权归属,主要的利益相关

4、者包括政府和企业经营者双方进行双头博弈。政府在国有企业中作为国有产权代表人出现,而企业经营者则被授予企业的日常经营权和局部决策权,但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这种实际产权的配置并不是那么明晰的。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人们对资产的权利(包括自己和他人的)不是永久不变的,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仲裁者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8(Barzel,1989)。产权的状态可视为强力争夺的结果。依据现实中作为国有企业主要利益方的政府与经营者掌握信息的充分程度、谈判力量与谈判策略变量的不同取值,可以得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分布状态,类

5、似于一个连续的光谱。光谱的两端分别代表两种极端的治理结构状态,即完全的政府主导型企业和内部人控制型企业。在两种治理结构中当事人面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很大不同。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在完全的政府主导型企业中,政府作为“积极所有者”而存在,对企业人事管理与日常经营进行强有力的干预。企业内部管理者受到来自政府的有力约束,生杀任免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管理者被迫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对市场负责,其面临的激励来自于政府部门的考核而非市场绩效信号。而政府并不仅仅作为所有者存在,同时还承担着诸如社会稳定、充分就业、干预经济等方面的宏观管理职能,因此企业的目标受到政

6、府行动目标的极大影响,被迫变成一个社会单位,承担各种政策负担与社会负担,而无法成为以单一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者。并且,政府实际上是各种不同个体(官员)组成的集合,而官员往往具有自身的特殊偏好,诸如政治升迁、个人福利和操纵资源欲望,由于掌控着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在缺乏外部约束的情况下,官员就会向国有企业伸手,而管理者也有动力去讨好官员。  接下来分析另一种极端即“内部人控制”型企业的情况。“内部人控制”8是斯坦福大学的青木昌彦教授(1995)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转型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经理人和职工获得相当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内部人控制对国有企

7、业经营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在管理者实际收入低于按贡献比例计算应得薪酬的的情况下,他可以凭借控制权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控制权收益事实上构成了激励管理者工作的主要动力。例如,一个良好运作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获得职业声望和人们的尊敬,以及各种实际掌控的资源。另一方面,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着内在缺陷。由于管理者面临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称,他缺乏长期的发展愿景,并有动力利用掌握的控制权获取私人收益,例如更好的生活待遇、家庭成员的特殊安排等。尽管在个别国有企业中可能出现“能人”当政带来良好绩效的情形,但由于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固有缺陷,大部分国有

8、企业的效率远低于非国有企业。  以上分析的是两种极端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并不表现为这两种极端状态,更多时候体现为两种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