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

ID:15183063

大小:2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_第1页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_第2页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_第3页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_第4页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临床观察【关键词】复方玄驹胶囊;阴冷;性功能障碍;肾阳亏虚;肾气不足阴冷之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症男女皆有,表现为性欲淡漠并伴少腹寒冷,在女子可影响生育,属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sexualdysfunction,FSD)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为肾气不足、肾阳亏虚、肝郁气滞及气血虚弱等证型。笔者选择肾阳亏虚及肾气不足证的女性性欲低下患者为治疗对象,应用复方玄驹胶囊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2例病例均为2007年10月-2009年3月期间在本院妇科及生殖与遗

2、传中心门诊就诊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肾阳亏虚证组33例及肾气不足证组29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5  参考女性性功能诊断试用量表拟定[1],根据过去6个月内的情况评估,≤12分诊断即可成立。  1.3辨证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中医妇产科学》[4]制定。①肾阳亏虚证:长期性欲低下,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腰膝酸软,小腹虚冷,下肢不温,夜尿多,性敏感点(区)敏感性降低,面色晦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尺

3、脉尤弱。②肾气不足证:长期性欲低下,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1.4排除标准  患有妇科炎症、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系统疾病等以及由上述疾病所致性功能障碍者;服用影响或可疑影响性功能的药物(如降压药、镇静药等)者;近3月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者;由男方因素引起的病例。  1.5给药方法5  所有患者均口服复方玄驹胶囊(杭州施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462),2粒/次,3次/d,连续60d为1个疗程。  1.6疗效标准  疗程结束后再以女性性功能诊断

4、试用量表打分评定。治疗后评分>12分为痊愈;评分<12分,但前后评分增加50%以上为显效;增加25%~50%为有效;增加<25%为无效。  1.7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见表1、表2) 表1不同证型阴冷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评分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肾气不足证组比较,**P<0.01表2不同证型阴冷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广嗣纪要》云:“女子有五至者,皆有五脏之气至而引起。”5指出女子性欲与五脏关系密切。生殖与性的发育有赖于肾中先天之精的作用,

5、肾中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五脏之真,惟肾为根。本病的发生,离不开肾虚。然主要病因为肾阳虚衰及外感寒邪。先天禀赋素弱,或早婚房劳,致肾阳虚衰,寒自内生,气血不荣,而致阴冷。故治疗本病应以补肾立法,尤侧重于温补肾阳。  复方玄驹胶囊由玄驹、淫羊藿、枸杞子、蛇床子等组方,其中玄驹味酸、咸,性温,为君药,补肾壮阳、养血荣筋、祛瘀通络,动物实验发现能增强受试动物的交配能力[5],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淫羊藿、蛇床子温肾壮阳、祛风除湿;枸杞子补肾填精、益阴兴阳。综观全方,具温

6、肾、壮阳、益精之效,使肾阳充盛,气血调达,则诸症可愈。本观察结果显示,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虚型女性阴冷有效率达95.1%(59/62),其中肾阳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不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亏虚证组与肾气不足证组治疗后性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前者优于后者(P<0.01)。【参考文献】  [1]岳文浩.女性性功能诊断试用量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15-41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9.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7、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  [4]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3.  [5]王忠,袁国英,张继贵,等.复方玄驹口服液补肾壮阳药效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7(2):51-5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