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笔记 (4)

钢筋平法笔记 (4)

ID:1517830

大小:1000.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钢筋平法笔记 (4)_第1页
钢筋平法笔记 (4)_第2页
钢筋平法笔记 (4)_第3页
钢筋平法笔记 (4)_第4页
钢筋平法笔记 (4)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平法笔记 (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平法的系统科学原理:——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关联性:基础→关联→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关联→板(以梁为支座)——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无论从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都是按这个流程完成,层次非常的清晰。关联性:以往很多同

2、行在算箍筋的时候,不清楚节点位置哪儿该加密,为什么加密,那么清楚了支座的原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在设计阶段、施工下料、布筋我们都得考虑相关支座关系。考虑各构件之间承载力的大小及传力原则。相对完整性:在设计出图的表现形式上他们都是独立的板块。综上所述: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我们都不能独立分析、看待。必须认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2、柱的分类及概念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框架柱承受荷载主要有:自身荷载、上部构件荷载、活荷载(设备、家具等位置移动)、流动荷载(人员流动)、外力荷载(风、地震、雨雪等)等。框支柱:出现在框

3、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内。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再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再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3、明白锚固、保护层的概念;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包括直线及弯折部份。即,一个构件伸入另

4、一个构件的钢筋长度。4、钢筋锚固的公式,以及基本锚固的数值,11G-1P53;基本锚固长度lab取决于钢筋强度fy及混凝土抗拉强度ft,并与锚固钢筋的直径及外形有关。换算关系:A、非抗震锚固长度la=非抗震基本锚固lab*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当钢筋直径大于25时,取默认值1.1)B、抗震锚固长度lae=非抗震锚固长度la*抗震系数(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三级抗震为1.05,四级抗震为1.0)C、抗震搭接长度=搭接修正系数*抗震锚固D、非抗震搭接长度=搭接修正系数*非抗震锚固5、基础层柱插筋11G-3P59墙上柱、梁上柱构造11G-1P61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无地下室: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

5、竖直长度+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有地下室: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非连接区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柱纵筋连接百分率示意图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11G101-3,P59)基础高>锚固值弯折取Max(6d,150)基础高<=锚固值弯折取15d6、中间层柱纵筋计算标准层:纵筋长度=标准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上一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1G101-1P57楼层变截面构造11G101-1P60注意边角柱在变截面处的弯折,长度为变截面+Lae,上下层纵筋变化构造11G101-1P57根数发生变化的时候,根数多的部分甚至根数少的那层1.2Lae;钢筋

6、直径发生变化,直径大的伸至小直径的那层进行连接,大直径降级使用。7、中柱顶层节点11G101-1P60根据上图,可以把顶层中柱的情况分成两类:弯锚长度判断(梁高—bhc)<laE图A、B,采用弯锚,此时节点处的纵筋计算长度为:梁高—bhc+12d图C,采用机械锚固(此做法很少使用),此时节点处的纵筋计算长度为:梁高—bhc,锚板根据设计要求另计直锚长度(梁高—bhc)≥laE,图D,采用直锚,此时节点处的纵筋计算长度为:梁高—bhc中柱柱顶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Hn/6,Hc,500)-梁高+锚固注:无论哪种锚固情况,纵筋均需伸至柱顶(根据前面学过的平法原理,柱是梁的支座,因此在节点范围

7、内柱的所有钢筋均需全向贯通,纵筋更不例外。)8、边角柱顶层节点11G101-1P59实际施工常用做法:绑扎柱钢筋-浇注砼至梁底-支梁底模—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支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捣梁板砼;对应B、C、D节点:1、外侧钢筋65%部分伸入梁内,按B(C)节点1)、先判断外侧纵筋配筋率是否大于1.2%,如大于,其中一半另加20d2)、如从梁底算起1.5labE未超过柱内侧边缘,同时要满足弯钩≥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