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

ID:15173105

大小:1.92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1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_第1页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_第2页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_第3页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_第4页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案(人教版选修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标要求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课标解读1.明确李比希法分析碳氢元素的仪器装置。2.质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3.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鉴定有机物结构的应用。●教学地位本课时知识在高考中的命题热点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尤其是根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新

2、课导入建议德国Elementar元素分析系统公司生产元素分析仪、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是历史悠久的有机元素分析仪器的研究和开发者,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那么现代化的元素分析仪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17-23,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和【思考交流】中的1、2。⇒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作为主线。⇓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20-23讲解研

3、析,对【探究2】中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导入。⇐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题。⇐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17-19“分离提纯”讲解研析,对【探究1】中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3~5题。⇒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知识要点,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安排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研究有机物应采

4、取的步骤和方法。2.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3.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萃取实验的基本技能。4.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1.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重点)2.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物的元素组成。(难点)3.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重难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    ↑      ↑      ↑常用重结晶法蒸馏法萃取分析法 最早李比希用元素分析法  质谱法   

5、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分离、提纯1.蒸馏2.重结晶(1)适用条件①重结晶是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②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大或很小,易于除去。③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该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2)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 ―→ 冷却结晶3.萃取(1)萃取原理①液—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②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2)仪

6、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3)操作要求加萃取剂后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将下层液体放出,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什么条件?【提示】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性远大于原溶剂;(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3)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C生成CO2、H生成H2O、Cl生成HCl。(2)定量分析: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转化为简单无机物,并定量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

7、算出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推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验式。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各自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的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2)质荷比: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2.某有机物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如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提示】 首先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

8、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C、H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里含有氧元素。分子结构的鉴定1.红外光谱法(1)作用:初步判断某有机物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2)原理:不同的官能团或化学键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2.核磁共振氢谱(1)作用: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