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50897
大小:1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比热容梯度练习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比热容》梯度训练A类:1、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两种液体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的方法是比较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________升温快。2、比热容是指: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公式是c=______________,它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即①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热量________,所以在汽车和暖气上常用_______较大的水作为介质;②质量相同,吸收相
2、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的_______,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沿海地区_______多,它的_______大。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它的大小只跟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4、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经常用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_的多少叫热量,热量只有在热传递
3、过程中才有意义,热量的单位是_____,其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其中△t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升高了”表示__________,“升高到”表示______________。6、热平衡是指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达到平衡时_____相同,不计热量的损失,Q吸=Q放B类:1.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
4、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_____。3.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4.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为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5.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6.下表提供的信
5、息中,得出几个结论,你知道是那几个结论吗?写出3个。水4.2×103干泥土0.64×103酒精2.4×103铜0.39×103冰2.1×103铝0.88×103煤油2.1×103铅0.13×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① ② ③ 7.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填写I
6、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甲图15-5乙8.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9.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第4页共4页10.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
7、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11.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水的性质很稳定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D.水的凝固点较低12.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千克的铜块;(2)0.1千克的铝块;(3)0.2千克的铜块;(4)0.3千克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A.(1)与(2)B.(1)与(3)C.(2)与(4)D.(
8、3)与(4)。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