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45289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几个方法解决xp系统常见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几个方法解决XP系统常见问题七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案之《梦溪笔谈》主备人:黄庆峰课时:两课时07.01.15《梦溪笔谈》作者 是 时期科学家、政治家。《梦溪笔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通假字:人皆伏其精练。“伏”同“服”,佩服。一词多义:A.如土中狗蝎:A.乃以瓦布之:如B.六幕相联如胠箧:以B.岁以大穰:C.匠师如其言:C.贻以金钗:钉A.便实钉之:A.方为秋田之害B.钉板上下弥束方B.方两三级:方为秋田之害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塔动之因患其塔动则以钳搏之其匠师如其言之土人谓之“傍不肯”其喙有钳钱帅登之其虫旧曾有之便实钉之其虫
2、旧曾有之古今异义1.乃以瓦布之2.人皆伏其精练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1.请用“/”把原文分成三层,并概括层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界()生( ) 方( ) 秋田() 喙( ) 蔽( ) 搏( ) 悉( ) 为() 旬日()岁( ) 穰() 谓( )3.翻译下列句子①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②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4.语言品味——分别体会两
3、文中如下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旬日子方皆尽 5.最后一层的作用是什么? 6.说说本文如何处理详略? 7.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
4、,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8.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方面的其他例子吗?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
5、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9.请用“/”把原文分成三层,并概括层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据( ) 患( ) 云( ) 密( )贻( ) 但( )讫( ) 履( ) 11.用原文填空塔动,匠师以为,于是就采取了的措施,但结果是,不得已只好,这反映匠师怕丢面子,也说明匠师为解决塔动费尽心机,同时从侧面说明当时解决问题之难。而,写出了喻皓解决塔动很轻松,成竹
6、在胸。解决的办法是,结果是,人们的反应是,这是从侧面反应喻皓技术高明。塔不动的原因是。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13.用“/”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密 使 其 妻 见 喻 皓 之 妻14.《梵天寺木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答:
7、 15.最后一层的作用是什么? 16.说说本文如何处理详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