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

ID:1513397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_第1页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_第2页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_第3页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关键词】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中药饮片汤剂是我国传统中药剂型之首,沿至今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金代李杲曾指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说明古人对剂型与疗效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正确掌握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我国历代医家对中药煎煮法的重视。  中药汤剂的煎煮以水为溶媒,煎煮中药时所用的加水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情况。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

2、量及煎煮后所需药量的总和。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准确掌握所需药量,因为它与药材质地、所含成分、煎煮时间等有关。因此,我们要掌握饮片的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等以确定加水量。一般认为,在重量相同的药材中,质地轻松其容积大,吸水量多,质地坚实其容积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叶、全草及质地轻松的药物,其用水量大于一般药材用水量,煎煮矿物、贝壳及其他质地坚实的药物,其用水量应小于一般用水量[1]。为准确把握煎煮中药汤剂时的加水量,笔者曾通过实验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1实验方法4  1.1不同品种、相同剂量中药饮片煎煮后取汁

3、  将红花、山药、麦冬、大青叶、昆布5种饮片各300g分别置于相同容积的容器内,再各取60g(总量300g)放在另一相同容积的容器内,各加冷水3000mL,浸泡30min,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20min,然后分别取汁。其得汁量分别为:大青叶2000mL、麦冬2000mL、红花1950mL、山药1350mL、昆布620mL、混合品1250mL。  1.2不同品种、相同体积中药饮片煎煮后取汁  将红花、山药、麦冬、大青叶、昆布5种饮片各700mL,分别置相同容积的容器内,各加冷水2000mL,浸泡30min,用武火煮沸后

4、改为文火煎煮30min。其得汁量分别为:大青叶1200mL、红花900mL、麦冬700mL、山药350mL、昆布350mL。  2分析4  在分析水量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考虑。首先在剂量相等、品种不同的药材中,质地轻松容积大的饮片,煎煮后取汁量不一定少,即吸水量不一定大,如大青叶、红花;质地坚实其容积小的饮片,在煎煮后取汁量不一定多,即吸水量不一定少,如麦冬、山药。因此,煎煮花、叶、全草及质地轻松的药材,其用水量不一定大于一般药材的用水量;煎煮质地坚实的药材,其用水量不一定少于一般药材的用水量。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5、就是药材所含成分问题,如昆布虽然质地轻,但其主要成分是亲水性极强的藻胶酸(含量可达32%)和昆布素、甘露醇、无机盐,因此得汁量少。又如山药,其主要含皂苷、黏液质、淀粉、糖蛋白等亲水性强的成分,因此得汁量少,在煎煮过程中加水量要多。而大青叶含有色氨酸、靛红烷B、葡萄糖芸苔素及挥发性成分,红花含红花黄素、红花苷、红花醌苷等,最终吸水量少,因此,在煎煮中药时水量不要加得太多。在体积相同、品种不同的药材中,质地疏松的饮片煎煮后得汁量多,即吸水量少;质地坚实的药材煎煮后得汁少,即吸水量大。而昆布由于其成分具有水合力非常强的亲水性高

6、分子,因此得汁少。  笔者在煎药室工作多年,感觉理论与实践有所差距。煎煮同等体积的质地疏松的药材饮片时,在浸泡与煎煮过程中,一般最终吸水量小,因浸泡与煎煮需要两个过程,如花、草、叶等药材饮片,质地疏松体积大,在浸泡过程中吸水量大,笔者将其称为假象,在煎煮过程中,由于药材变软,药材之间的缝隙变小,整体来看体积变小,因而煎煮后最终吸水量小;另外,还要根据特殊药材含亲水性成分的强弱控制水量(如昆布)。质地坚实的饮片,在浸泡与煎煮过程中,其吸水量的问题应从两方面考虑:①骨角类、贝壳类、矿物类等虽然质地坚实,但由于疏水性强,因此,

7、在浸泡与煎煮中吸水量也小,如龙骨、牡蛎、磁石等;②4质地坚实的根茎类、种子类等含淀粉、黏液质多的药材,在浸泡时吸水量小但在煎煮时吸水量大,因此在煎煮中药浸泡前应多加水,如山药、薏苡仁、车前子等。  由于每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组成的复方,因此,在浸泡药之前,要先查看一下调配好的中药里花草类药及根茎类药和其他类药材的比例,还要掌握亲水性和疏水性强的特殊药材,以及药材总重量的多少、体积的大小和煎煮时间的长短,再加水浸泡。一般而言,应加冷水加压后没过饮片2~4cm。如花草类药材比例大,则水量少加勤翻动,第2次加水量没过药渣1~2cm

8、即可;如果根茎类及种子类或含淀粉及黏液质多的药材比例大,应多加水,甚至第1次加水没过药渣5~10cm,第2次加水量没过药渣3~5cm,甚至更多。总之,要想最终达到比较理想的药液量,就应该全面地从药材质地、药材成分、煎药时间、煎药火候、药量大小、煎药容器、容器体积、单位时间内的水分蒸发量、煎煮次数等多方面考虑。【参考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