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06829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768例儿童意外伤急诊的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68例儿童意外伤急诊的原因分析作者:陆启峰,李锦忠,凌永体,蒙少福,顾容赫【关键词】儿童意外伤急诊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急诊就诊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在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科接诊的3951例意外伤害急诊患者中有768例是儿童,占19.5%,较前几年的15%明显上升,值得重视。本文拟通过这2年内我科统计的儿童意外伤害的急诊病例资料,了解本地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分布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768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全部来自我院2年间急诊科抢救登记本及部分相应的住院病历。其中男419例(占
2、54.6%),女349例(占(45.4%),平均年龄6.49±5.31岁。新生儿期9例(1.2%),婴幼儿期52例(6.8%),学龄前期415例(54.0%),学龄期292例(38.0%) 2.方法5 回顾分析768例儿童意外伤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意外伤害的原因、各年龄段伤害的情况。 3.统计学处理 资料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意外伤害的原因 创伤564例(占73.4%),居第一位,其中交通意外252例,意外摔伤或碰伤193例,爆炸伤62例,其他57例;其余依次为:烫
3、伤78例(占10.2%),其中主要为热水,热食物和化学烫伤,中毒40例(占5.2%),主要是学校食堂的食物中毒,溺水16例(占2.1%),其中主要是游泳。儿童意外伤害的年龄分布:新生儿时期的意外伤害以窒息和烫伤为主,婴幼儿时期的意外伤害以窒息、创伤和烫伤为主,学龄前时期的意外伤害以创伤为主,学龄时期的意外伤害以创伤和烫伤为主。不同年龄段伤害原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表1意外伤害的原因与患儿年龄段的关系(略)5 2.急诊处理后的转归 急诊处理后直接出院412例(占53.6%),留观后出院125例(占16.3%),住院227例(29.5%)
4、,急诊死亡6例。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布:交通意外3例(都是交通事故),溺水2例,窒息1例。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交往越趋频繁、交通工具的速度和密度与日俱增,意外伤害发生率及其引起的死残也逐渐增多。上世纪70年代末,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正趋于下降,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呈快速增长,意外伤害致死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1]。本组资料是从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儿童伤害是全部伤害来诊者的19.5%;从伤害的原因来看,创伤居儿童意外伤害构成中之首,也是引起儿童意外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因素,创伤的类型
5、主要是交通意外、摔伤、碰伤和爆炸伤(爆竹)等;烫伤位居第二,主要是热水器使用不当,热食物、开水和化学伤也占一定的比例;中毒位居第三,与学校食堂的食物中毒有关,本组中毒40例中有92.5%5(37/40)是学校食堂不慎使用有农药残留的青菜或不洁饮食引起;溺水、窒息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位居第二、第三,与国内外报道一致[2~5]。其中窒息、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应当引起重视。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年龄构成与类型看,学龄前期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4.0%,发生率最高,此年龄段的儿童,由于自主活动能力逐渐发展,户外活动逐渐增加,大人监护力逐步放松,因此容易导致意外
6、伤害的发生。学龄期儿童主要是创伤和烫伤,新生儿、婴幼儿主要是窒息和烫伤。本组病例中意外创伤、溺水、窒息原因造成的死亡占总的意外伤害死亡率的10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意外伤害发生后现场处置不及时,院前抢救不到位,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有关。从本组资料分析,儿童意外伤害是由多因素导致不同类型的事故、常造成机体功能受损、伤残、甚至死亡,而儿童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发育不完善,安全意识及危险识别能力差,不能预见潜在危险,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是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总之,环境中意外致伤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儿童机体也存在着内在的易损性,因此,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应当
7、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取不同的各有侧重的防控措施,通过安全技术实施、安全教育、加强监管、避免和减少环境的危险因素等方式,大部分的儿童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如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意外伤害、溺水、窒息和烫伤的预防宣教,而对新生儿、婴幼儿时期的儿童则重点防控窒息和烫伤的发生,可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参考文献】5 [1]SuboticU,HollandCunzS,BardenheuerM,etal.Chancefracturearareinjuryinpediatricpatients?[J].EurJPediatrSurg,
8、200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