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ID:1510671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_第1页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_第2页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_第3页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_第4页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报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快龙门发展的追赶跨越,按照《关于在全县开展“我为龙门发展作贡献”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的有关安排,围绕“我为龙门发展作贡献”这一主题,本人对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社会救助(济)是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运用财政资源和动员社会力量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无偿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照顾,它是社会

2、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龙门县社会救助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年人;二是有收入来源,但家庭收入低于我县城乡最低标准;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县城乡最低标准或生活一时难以维持的家庭。本人对我县在实施社会救济工作中的做法和成效,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探索。一、开展社会救济工作的做法及成效(一)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

3、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后,根据《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我县在2006年制订了《龙门县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并开始实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并实现城乡一体化。从2017年1月份起城乡低保标准从原来每人每月6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标准740元,并按照实际收入计算其家庭收入,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城乡低保标准的城乡居民及时纳入低保救济范围,根据动态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份我县符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5133户14901人,基本实现了国家要求

4、的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覆盖。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按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确定,到全省先进水平。从2017年1月份起我县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020元提到每人每月1184元。截止2017年6月份符合纳入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老人有1289人,对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老人采取分散供养为主,敬老院集中供养为辅的供养方式,其中:分散供养1232人,占供养对象的95.6%,集中供养57人,占五保供养的4.4%。覆

5、盖率达100%。从2017年1月份起我县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500元提到每人每月1620元。截止2017年6月份符合纳入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有43人,覆盖率达100%。(三)孤儿养育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目前,我县共有孤儿127名。其中,集中供养10名,散居117名。从2017年1月份起我县孤儿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39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城乡孤儿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我县民政社会福利院儿童大楼于2011年5月正式启用。该楼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儿童楼设备齐全,功能完善

6、,集生活、医疗、康复、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是综合性的儿童教学养护楼。福利院建院以来,累计收养社会弃婴(童)29人,现在院收养孤残儿童、弃婴10人。(四)医疗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县于2005年开始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并在2014年7月出台《龙门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和《龙门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施方案》,制定了救助标准,明确了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标准和确定定点医院。其中,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内医疗费用的自付部份实行全额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救助的比例达7

7、0%。2017年1-6月我县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55.83万元,救助540人次;医疗救助住院凭单和一站式救助支出147.53万元,住院救助536人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水平达2881元。全面资助2017年社会救助对象和扶贫对象16529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每人资助金230元(全部由财政负担),资助金380.17万元。(五)临时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我县严格执行《惠州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惠府办〔2015〕9号),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并首次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全体城乡居民和

8、持有本地居住证的外地户籍居民。救助标准视救助对象困难程度,一次性给予适当救助,最高不超过8000元,并将500元及以下救助的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政府,缩短审批流程,提高救助效率。2017年1-6月我县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32.32万元,救助573户次。及时有效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重大疾病、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充分发挥了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