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0598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a-硫辛酸600mg静滴治疗2周,对照组每日甲钴铵1000μg静滴治疗2周。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神经周围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硫辛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其发病与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乱
2、、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国产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4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49.2岁,均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1~15年,同时伴有:(1)有明显的自发性神经痛和麻木等神经病变症状;(2)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MCV)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减慢;(3)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两组病人治疗期间,
3、停用其他改善循环和影响神经传导的药物,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病人的血糖并使之达标。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国产硫辛酸600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国产甲钴铵1000μg静滴,每日1次。连用2周。1.3疗效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MCV增快;有效:自觉症状有所改善,腱反射好转,MCV略有增快;无效:自觉症状基本无改善,MCV基本无变化。1.4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4、05),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相比ΔP<0.052.2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变化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MNCV和SNCV的变化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ΔP<0.0543讨论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学说,其中氧化应激学说近年来备受重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通路和蛋白激酶c等途径均可参加体内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1,2]。近年来a-硫辛酸这种已知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a-硫辛酸具有独特双硫键的抗氧化分子结构,是强效的抗氧化剂,a-硫辛
5、酸在体内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以及再生其他抗氧化剂发挥抗氧化作用[3]。Ziegler等[4]荟萃分析结果表明,a-硫辛酸可以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增加神经反应性和传导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a-硫辛酸治疗DNP2周后,神经传导速度增快,麻木疼痛症状缓解,疗效优于甲钴胺。考虑其作用机制是a-硫辛酸作为强抗氧化剂,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改善周围神经的营养状况和传导速度。因为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本研究时间仓促,还有待于临床上大规模长期使用a-硫辛酸后进一步观察。本研究期间未发
6、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说明a-硫辛酸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41FoimerV,SoaresJc,RochaJB.Oxidativestreeinmiceisdependentontheglucosecontentofthediet.BiochemCellBiol,2002,34(10):1229-1285.2ZieglerMD,SohrCG,NouroozZ,etal.Oxidativestreeandantioxdantdefenseinrelationtotheseverityofdi
7、abeticpolyneuropathyandcardiovascularautonomicneuropathy.DiabenticCare,2004,27(9):2178-2183.3章晓燕,刘芳,贾伟平.a-硫辛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5,25(4):262-264.4ZteglerD,Nowak,KemplerP,etal.Treatmentofsymptomatildiabticpolyneuropathywoththeantioxidantalpha-lipoicacidameta-analysig.Diul
8、entMed,2004,21(2):114-12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