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ID:15099423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冰29.于海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血小板抑制剂、硝酸酯药物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增加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对照组61例增加氯贝丁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6例(59.02%),总有效率93.44%,对照组显效19例(31.15%),总有效率63.94%。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中,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作用机制是抗血小

2、板凝集、溶血栓、扩张血管,相较于氯贝丁酯,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疗效;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治疗方法主要是吸氧、血小板抑制药物、硝酸酯药物、心肌营养药物,治疗机制是增加血氧含量、溶解血栓、抑制血小板凝集、营养心肌。本文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和氯贝丁酯的临床治疗

3、效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均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病程0.5-6年;对照组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51-75岁,平均61岁,病程0.5-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规综合治疗是吸氧、血小板抑制剂、硝酸酯药物等,此外,联合使用其他扩血管、溶血栓、营养心肌的药物疗效

4、更佳。治疗组增加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对照组增加氯贝丁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2.1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联合烟酸缓释片的治疗。阿托伐他汀片,20mg∕片,每日一次,一次一片,于晚餐时服用。1-4周一次1片;5-8周一次2片,均为一日一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月。1.2.2氯贝丁酯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氯贝丁酯的治疗。氯贝丁酯,一日三次,每次0.25~0.5g。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月。1.3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

5、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标准显效:经1-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气短、胸痛、胸闷、眩晕、心悸等症状明显好转,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明显减少,血脂、血压、血流变学检查正常;有效:经1-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气短、胸痛、胸闷、眩晕、心悸等症状有一定好转,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有所减少,血脂、血压、血流变学检查由危险转为注意;无效:经1-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气短、胸痛、胸闷、眩晕、心悸等症状无好转,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经常发生,血脂、血压、血流变学检查与治疗前未改变甚至病情加重。2.2治疗结果见表1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表组别显效有效无效合

6、计总有效率例(%)例(%)例(%)例(%)治疗组36(59.02)*21(34.43)6(6.56)*6193.44*对照组19(31.15)*20(32.79)22(36.07)*6163.94*两组数据比较,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3讨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

7、化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是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和平均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多在近侧段,且在分支口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切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