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ID:15098180

大小:5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_第1页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_第2页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_第3页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_第4页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主城五区2013届高三学业调研抽测试卷语文试题语文共七大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学校自己保存。4.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xiān)人才济济(jì)硫璃瓦冠冕堂皇B.抨击(pēng)短小精悍(hàn)脉搏食不果腹’C.服役(yù)提纲挈领(qiè)明信

2、片万事具备D.粗犷(kuàng)恪守不渝(kè)宣泄人情世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月来,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的持续发酵,其作品广受热捧甚至一书难求。B.从“白岩松”点评时事、“李开复”推荐书单,到“贾平凹”论说韩寒,伪造名人语录在网络上周而复始地出现。当事人虽然几经辟谣,却依然不能限制造伪者的想象力和传播力。C.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所反映的那场饿死300万人的河南灾荒,成为中国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悲剧。D.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饭一菜表现出中华大地的美食生态,同时展现出中

3、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食伦理文化。3.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B.记者对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甚至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C.有时候“句工只在一字之间”,正如古希腊贺拉斯所言:“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D.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孟子·12/12离娄下》),一家一族的兴衰荣枯,一朝一代的兴亡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

4、病的一项是A.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4.3本,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中国民众的“阅读危机”不可忽视。B.一篇名为《写给1986年出生,未婚,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我们》的帖子被不少网友模仿因而诞生了网络新文体“普通体”主要讲述自己的平淡生活,让人们感叹普普通通才是真。C.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提高路口见警率、组织交通志愿者文明劝导活动等方式,提高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教育和劝阻力度,有效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D.科技越来越发达,居家生活越来越便利,更多的人“宅”’在家中

5、变成“都市隐形人”。这种现象的发展和产生,主要取决于消费文化的发达和自主意识的提高。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5~7题。什么是道?老子首先提出了“道”,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也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源。从道衍化出混沌,,混沌衍化出阴和阳,阴阳相互作用、和合而生成新事物。但“道”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因为“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是“无状之状”,“无畅之象”,又比一切具体的“状”和“象”都高,是“万物母”,具体的“状”和“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它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

6、和作用,完全符合于自然。在老子那里,“道”可视为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庄子也讲“道”,也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是不能以人为力量去改变的自然规律。在老子的基础上,庄子把“道”引进艺术领域。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道”是可以实现的,但要通过“心斋”与“坐忘”,才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与“道”合一的境界。人的主观精神达到了一种“道”的状态,则人工的艺术也就与天工毫无二致,宛如天生化成。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在精神上与“道”合一。在庄子那里,“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主体的精神和修养是其中最重要的。他

7、斜作的一系列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轮扁凿轮、梓庆削木等,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宗白华认为“道”是意境的特征之一,这确实是一种洞见卓识。的确,从上面我们对“道”的解说中,就分明感觉到“道”和意境之间具有很多相通性。“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意境亦然,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深远的追求,恽南田认为“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戴叔伦也说“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意境是很难把握的。庄子在《秋水>篇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8、意思是说,“道”12/12是语言不能表达,甚至心意都不能察致的,是自然而然的。意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宗白华说:“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舒卷取舍,好似太虚片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