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ID:1509355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1页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2页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3页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4页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概述(一)概念与分类1、概念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2、分类①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的既遂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未中途停止下来,而得以进行到终点,行为人完成了犯罪的情形。②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中途停止下来,犯罪未进行到终点,行为人没有完成犯罪的情形。3、明确几个问题:(1)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只能发生在直接故意犯罪的场合;(犯罪过失或者间接故意不存在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2)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具有排他

2、性,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出现一种形态;(二)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三)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修正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也称为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行为的不同形态,对基本的犯罪构成加以某些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以及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则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二、犯罪既遂形态(一)概念1、概念刑法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结果说,主张犯罪既遂是指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且造成了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

3、(2)目的说,主张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3)构成要件说,主张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状态。(二)犯罪既遂的类型1、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如,抢劫罪、诬告陷害罪2、结果犯以造成法定的结果作为既遂的标准。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3、危险犯行为具有造成某一结果发生的具体危险为既遂。这类犯罪不是以造成实质犯罪结果为标准,而是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的具备为标志。4、举动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构

4、成既遂的犯罪。举动犯不存在未遂,但存在犯罪预备和预备阶段的中止。根据法律规定,这类犯罪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原来为预备性质的犯罪构成如,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参加恐怖组织罪②教唆、煽动性质的犯罪构成如,传授犯罪方法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等。注意:与行为犯的区别(三)既遂犯的处罚原则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处罚。三、犯罪预备(一)概念和特征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1、概念是指犯罪分子为了犯罪,实施了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的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

5、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2、特征(1)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为犯罪的实行创造便利条件,这是与犯意表示的区别特征。①准备工具②制造条件(2)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实行行为即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危害行为。(3)主观上行为人具有实施犯罪的直接故意(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引起的此处“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①作案条件不成熟②自身能力限制③外部因素的介入无法实行犯罪④犯罪对象灭失(二)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1、准备犯罪工具2、制造犯

6、罪条件根据司法实践,可以把这类行为概括为以下几种:(1)进行犯罪前的调查(2)练习犯罪的手段(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三)预备犯的处罚 第22条第2款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注意:在使用罪名时,应在罪名后加括弧标明预备形态问题,如“抢劫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态也应如此。四、犯罪未遂第二十三条第一条 已经着

7、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1、概念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状态。2、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与犯罪预备的区别)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是区分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显著标志。“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①特征A、从主观角度考虑,对于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人来说,其意志是直接以实施犯罪为目的,并且已经通过客观实行行为的开始充分表现出来,而不同于此前预备实行犯罪的意志。B、从客观的角度考察,着手实行犯罪的

8、特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a、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已经逼近了客体。b、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c、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要件的行为。总之,当行为形成了侵害法益具体、现实的紧迫危险状态时就认为是行为的着手。案例:1、某甲欲偷乙家的猪崽,某甲跳墙而入,找到猪圈后抱起两只猪崽逃跑。2、甲和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