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

ID:15054089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_第1页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_第2页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_第3页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_第4页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美术史-原始美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号:QMSD/JWC-13-10江苏省技工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日期班级课题:原始美术教学目的、要求:1、要求学生对人类艺术的起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掌握几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如“巫术说”、“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等。把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的不同之处,并能从多个方面如经济(生产力低下等)、文化(尚处在未开化状态)来理解当时的艺术。2、能对原始艺术的艺术特色做大致的描述:质朴率真的原始绘画,古朴浑厚的原始雕塑,简洁凝重的彩陶文化,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等等。教学重点、难点:彩陶授课方法:新授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

2、备):无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学生对艺术起源有了了解,并掌握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不同特征。总结出彩陶艺术在整个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彩陶是一切造型、图案的出发点。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复习引入1、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学习要求。作业、笔记、背诵。2、介绍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中外美术史是研究中外美术的历史与现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评论中外美术流派、美术家及其作品的一门学科。通过中外美术史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史知识、美术现象,从而准确地理解中外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以达到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

3、践的基本要求。3、课程的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弄清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探讨中国美术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朝代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二、讲授新课1、石器造型和彩陶艺术概述教案用纸页原始美术也称史前美术,它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空间。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宽泛意义上的美术已初见端倪。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新石

4、器时代的美术则转向了器用。陶器的发明,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另外,岩画、地画、壁画、玉石雕刻等工艺也得到了发展。2、艺术起源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就被认为是造型艺术的起源之一。[除此之外,我们再了解一下另外几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巫术说”、“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等。3、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这是旧石器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

5、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旧石器时代早期: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了解)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均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旧石器时代中期:山西襄汾丁村人文化遗址,距今20万年,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代表器物是三棱大尖状器。(了解)陕西大荔人文化遗址,距今10万余年,有人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

6、遗址,距今19万余年,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骨角器和动物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距今1万8千年。代表器物是石制和骨制装饰品,是中国最早的工艺美术品。上色标志人类有了初步的审美。(了解)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2万8千年;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今2万5千年~1万6千年。教案用纸页旧石器时代器物都是石器或者骨器。这一时期人类的制作工艺原始,几乎都是在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器物的基础上进行很简单的加工。直到晚期才有了上色这一工艺。4、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

7、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了解)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4个区域:黄河流域  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集中于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5500~前4900年;河南北部的磁山文化,约公元前5400~前5100年和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5200~前4800年。  中期主要一在黄河中游分布甚广、延续时间久长的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为主,还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月公元前4300

8、~前2500年)。晚期的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约公元前3000~前2050年,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它与仰韶文化有一脉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